第二章 俞大猷-《奋斗在大明》


    第(1/3)页

    第二章            俞大猷

    片刻之后,俞大猷进来了,说道:“末将拜见大人。”

    胡宗宪说道:“俞老将军请坐。将军此次有什么可以教我?”

    俞大猷说道:“大人。自出兵乍浦以来,前后数战皆败,顿兵于此,士气低落,乃是兵家之大忌。末将以为,当整兵出战。”

    胡宗宪说道:“老将军不会不知道,而今开战,胜负之数,尚未可知。眼前,不过是徐海,陈东之流,汪直本部可没有在这里。一旦大败,不,即便是惨胜。我们又拿什么对付汪直的。”

    “还请将军少安毋躁。等待时机。”

    俞大猷说道:“大人,我知道大人一定在筹备什么。这不是末将可以知道的。末将也就不问了。只是军中情绪的确不好,如果下去,时间越长,士气就越低落,恐怕到时候大军的战力也会严重受损,臣以为不管怎么样,都要打。哪怕小打也必须打下去。而且,倭寇远道而来,虽有不肖之辈从之,但为数不多。大多是海上积年老贼。杀一个少一个,而我军背靠朝廷,只要后方源源不断的补充壮丁,以战练兵,并消耗对手,当大人觉得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做雷霆一击。必能大胜。”

    这就是两个人的思路不一样了。

    胡宗宪是文官。他没有从军队基层之中走动过,打起仗来,带着一些文人士大夫对军事的看法,就是奇谋妙策。比如离间倭寇,各种手法,不能说不巧妙。

    只是似乎在他眼中,军队就是从来打扫战场的。与敌人硬拼实在是太笨了。

    但是在军人眼中,从俞大猷这个从百户做起,身经百战,打过安南。平过匪乱的老将眼中,完全不是那回事了。什么觉得眼前的茬子硬,就不打。那以后遇见什么都不要打便是了。

    俞大猷虽然也觉得眼前的战事棘手,但是一个基本原则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从不避战。

    有全胜的把握要打,没有全胜的把握也要打,即便把握不大,事到临头就不打了吗?

    而且俞大猷说得也是真的。

    数次败仗之后,胡宗宪觉得损失太大,没有胜算,就叫停了。双方对峙。在胡宗宪看来,这是一个很合理地安排,但是士卒怎么想?

    士卒只会想,我们不是倭寇的对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