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历历在目-《大秦五百年》


    第(2/3)页

    三郡的文官是有的,由文官出任郡丞、县丞,协助行政长官治理地方。

    陈烈道:“陛下,军事管治乃不得已而为之,现已无此必要。”

    卢德出列道:“臣附议!”

    好几个臣子出言附议。

    子婴点头道:“众卿言之有理,岭南确没必要再实行军事管治,转为正常郡县制。”

    陈平道:“陛下,既然岭南不再军事管治,应当任命郡守、县令,可由原郡尉、县尉升任,也可另外派人赴任。”

    经过商议决定,三郡官员不宜有大变动,由桂林郡郡尉谢岗调任南海郡郡守,其余各郡县,由郡尉、县尉升任郡守、县令。

    桂林郡、象郡不再归南海郡节制,而是直接向朝廷负责。

    至此,秦国境内,只剩下最新征服的平夷县、南广县实行军事管治。

    朝会还未结束时,郎官匆匆进入大殿,说道:“陛下,刚刚接到岭南传来消息,南海郡尉任嚣归天了!”

    听到这消息,子婴有着丝丝的伤感。

    他虽未见过任嚣,但任嚣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一直坚持工作到生命的尽头。

    在现代的子婴,就很敬重历代为华夏民族开疆拓土的人,包括决策者和执行者,任嚣是重要的执行者。

    众臣当中,同样有人伤感起来,特别是年长认识任嚣的人。

    其中,以尉缭最为明显。

    此时的尉缭,已是老泪纵横。

    他说道:“陛下,臣与任嚣有过交往,还算志气相投。始皇帝三十三年,始皇帝就在麒麟殿颁布诏令,任任嚣为主将,领兵征岭南。出征前夕,任嚣还曾到臣府上做客,畅谈天下,自那一别,便无缘再相见。”

    那时候,尉缭已辞官不再朝中。

    现场臣子中,有少数几个在当时已是重臣,参加过那次朝会。

    太仆腾其便是其中一人。

    他对那次朝会情形,还历历在目。

    在始皇帝二十八年,嬴政以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首次南征岭南,结果失败了。

    到了始皇帝三十三年,那天朝会上,嬴政展现出无比坚强的决心,表示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必须要平定百越。

    任嚣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会平定百越,若不成功,请皇帝治罪。

    随后,嬴政正式颁布诏令,任命任嚣为主将,第二次南征百越。

    腾其同样伤感着,只是不像尉缭那种程度。

    他说道:“陛下,任嚣替大秦平定百越、镇守百越,功勋卓著。臣认为,应当追封。”

    话音落下,尉缭立即表示赞同。

    随后,陈平、邹离、陈烈、曾奎等人也出言表示赞同。

    子婴心中,对此也十分赞同。

    他说道:“任嚣功勋卓著,应当封侯。朕决定,追封任嚣为定南侯,让世人都记住,是任嚣统兵平定岭南。”

    适当封侯,对立下大功的功臣予以表彰,对臣子有激励作用。

    秦朝时,有多人被封为侯爵,比如范雎被封为应侯,李斯同有封侯。

    汉初时,有十八功侯。

    事情确定下来后,子婴看向尉缭。

    此时的尉缭,已是白发苍苍,只是精神还尚可。

    因为刚才哭得厉害,尉缭双眼都红了,好不容易才不哭了,擦干泪水。

    随后,子婴从座位上站起,走下阶梯,来到右侧首坐席上的尉缭眼前。

    皇帝来了,尉缭站起,其他臣子都跟着站起来。

    子婴先看了一眼尉缭,再面向众臣,朗道:“丞相尉缭,先是辅佐始皇帝,又再辅佐朕。若没有他出任丞相,安定人心,大秦在数年前,便已经亡了。尉丞相有如此大功,更应当封侯。朕决定,封尉缭为彻侯,名为‘镇国侯’。朕要让世人都知道,尉缭为大秦镇国家、抚百姓。”

    在秦汉时期,出任丞相者,一般会有侯爵位。

    秦国的侯爵有两个级别,分别是二十级军功爵中,第十九级爵位的关内侯、第二十级爵位的彻侯。

    作为商鞅变法的创立者和实施者,商鞅本人曾被秦孝公封为彻侯。

    在尉缭刚出任丞相时,就已有封侯,属于第十九级的关内侯,如今再升一级。

    此时的尉缭,感动万分,再次老泪纵横,跪下向皇帝谢恩。

    在场的臣子中,没有人出言反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