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9章-《外科教父》


    第(2/3)页

    “正确---”

    参加手术的医生护士异口同声,如果有异议必须当场提出,这是权利也是义务。

    “手术部位?”

    “胸椎!”

    “手术方式?”

    “胸椎后路椎板开窗硬脊膜动静脉瘘成形术!”

    “预计出血量?”

    “50ml以内!”

    “手术关注重点?”

    “避免损伤脊髓及神经根,成功实施动静脉瘘成形!”

    “麻醉关注重点?”

    “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请问对此次手术有没有疑问?”

    “没有!”

    “没有疑问,请现在开始手术。”

    巡回护士合上病历本,核对完毕,手术才能正式开始。

    “麻醉医生,请汇报病人的生命体征。”

    “心率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2/84mmhg,耳温36.6摄氏度---”

    “很好!我现在要开始手术,刀!---”

    术前暂停核对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是对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的一次最后确定。

    一个手术病人从病房进入手术室开刀前,需要进行三次核对,在病房接病人的时候,核对一次,进入手术室麻醉前,要核对一次,主刀医生开刀前又要核对一次。

    不厌其烦的核对,将做错病人,做错部位,做错手术的失误降到最低。

    观看区的屏幕上,术前核对时,奥古斯特、密尔顿、小林笃也身体挺直,毕恭毕敬,如同身临其境。

    这种仪式感可以时刻提醒术者,对手术保持敬畏之心,对生命保持敬畏之心。

    手术台旁边地板上的黄线,是禁止线,现场观摩手术的人必须在黄线以外。

    如果越过黄线,容易给手术造成污染,一旦污染,就有造成感染的风险,感染对任何手术都是灾难性的后果,尤其骨科,简直是毁灭性的。

    在手术的蛮荒时代,没有消毒,没有麻醉,没有止血输血,这种三无手术时代,即使简单的截肢手术,死亡率百分之五十,疼痛而死,出血而死,感染而死。

    那时候,手术后能够活着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能否活着,取决于硬币抛向哪一面。

    解决了消毒、止血输血、麻醉三大技术之后,外科才正式进入现代。

    很难想象,在那个时候,截肢手术后,为了止血,有医生将血淋淋的肢体按进滚烫的沸水或沸油,病人经常痛得昏死过去。

    唯一的现场观摩者林名远医生,自觉地站在黄线之外。

    空气处理机和空调系统发出的噪音,麻醉机的“呼吸”声音,成为手术室的背景音,大家早已习惯。

    杨平穿着手术衣,带着无菌帽和口罩,露出的一双眼睛也被护目镜保护,宋子墨站在对面,张林小五分别站在两人旁边。

    刀在手心里,犹如豢养多年的宠物,拥有灵性。

    一个十厘米的纵行切口划出来,一刀切透皮肤,电刀切开深筋膜,鲜红的出血点在起始阶段被双击电凝消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