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借口水喝-《我在古代搞科技》
第(3/3)页
老翁转身吩咐一旁的儿媳妇回家烧水。年轻妇女擦了擦手,向宁兮做了一个不标准甚至有些蹩脚的福身礼,迈着绵密的步子回了村。
宁兮看了看不远处的民居,是一间间茅屋,院墙都是泥塑的。这样的屋子,应该挡不住冬日寒风吧!
宁兮在路边田坎上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
老农看见忙道:“贵人,去家里歇息吧!地上脏。”
“不用。出门在外,哪有那么多讲究。”宁兮不在意道,直接一屁股坐了下去,看了一眼整个村子,问道:“老翁,我看周家庄挺大的,起码得好几十户吧?”
说起这个,老农有些骄傲。
“不止呢!我们庄有一百六十多户人家,贵人看到的只是西庄。”
“这么多?庄里的土地能养活这么多人口?”宁兮很惊讶。
根据她之前的了解,这个时代没有先进的耕种方法,种子也不像后世经过优中选优,再加上寒冷的天气,粮食亩产低得可怕。
要养活一家人四五口人至少得四十亩土地。这还仅是刚刚能吃饱饭,穿最差的麻布衣服。
而周家庄的村民都是佃户,他们得到的收获比自耕农又要低很多,他们需要的土地耕种数应该更高才对。
庄上总共就万亩左右的土地,能养活一百多户人家?
“是靖国公仁心,让我们这些无家可归的流民,有了安身之所。”老农一脸感激,说了说自己一家人是怎么来到周家庄的。
从谈话中,宁兮了解到。
庄上每家大概耕种六十亩左右的土地,虽然不多,但其他佃户都是交七成租,而周家庄只收五成租。
换算下来,虽然比四十亩的自耕民少一些,但也能保证一家五口人不饿死。
也正因为收租少,周家庄才能接收如此多没有土地的流民。
也就是说,靖国公府损失自己的利益,让更多流民活了下来。而且宁兮知道,宁元辰每年还会自掏腰包补贴军费。
这么看来,宁元辰果然是永和帝最铁杆的簇拥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