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改变大齐货币体系-《妻为大都督》


    第(3/3)页

    “银票?”折昭第一次听到这个词,露出了不解之色。

    “所谓银票,指的是一种纸质货币,盖上官府的阳文大印用作防伪,从而在市面上流通,代替银两的交易。娘子你不妨想想看,咱们可以在条件成熟之后,发行这种名为银票的货币代替大额支付,数额从一两、二两、五两、十两、二十两、五十两、一百两共有七种,并允许持有银票之人可以用银票进行交易流通,并自由的在我们开设的钱庄中兑换白银,以后民间乃至官方的买卖大额支付,就可以使用咱们发行的这种银票。”

    折昭思忖半响,方才明白崔文卿的话,惊讶言道:“你的意思是说,咱们自己造一种钱出来。”

    “对,就是造钱。”见她明白了过来,崔文卿立即满意一笑。

    在他的记忆中,前世古代首次出现纸质货币的时候,就是在北宋初期的四川一带。

    目前虽则历史已经走向岔道变得面目全非,但现在所处的时间应该正是北宋初中期的时候,崔文卿相信民间也应该会有适合纸质货币运行的经济基础。

    折昭面色渐渐凝重,沉声言道:“夫君,依照大齐律法,私造钱币可是死罪,你这样做是行不通的。”

    崔文卿笑道:“这的确是不折不扣的造钱,但咱们可以完全可以换一个说法,我们只是在为需要大额支付的百姓们提供一种便捷的支付方法,纸币本身并没有实际价值,比不得铜钱、白银、黄金,记住,我们只是提供一个支付平台,供便捷支付而已。”

    崔文卿这么说起来,倒是有些深奥了,折昭想了半天也似懂非懂。

    其实在后世,网络支付发展突飞猛进,所依赖的就是庞大的客户群,以及客户对支付平台的信任。

    国家可以管控调控,可以立法立规,但却没理由认为支付平台是在造就虚拟货币,滥发钱物。

    而作为大齐朝廷来讲,也没理由认为崔文卿这个想法是在造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