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朝廷下旨-《妻为大都督》


    第(2/3)页

      午时刚过,奏书送到了天子陈宏那里。

      陈宏看罢没多久,便对着近侍几句叮嘱,大半个时辰之后,一辆古朴但又不失华贵的马车磷磷隆隆驶入了皇宫之中,陈宁陌美丽的身影走下了马车,没入那层层叠叠的宫殿之内。

      翌日一早,朝廷设立学生会的圣旨送到国子监内,国子监祭酒周敦颐率领一干官员迎接圣旨的到来。

      经过国子监众多官员几经整整一日的商议,成立学生会之事终于尘埃落定了,并对学生会的具体职能作出了相关规定。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几点,便是学生会乃是太学生们自发设立的组织,不受国子监的隶属。

      也就是说,不论是朝廷还是国子监,都对学生会的主席团成员没有任命的权力,在形式上面,学生会也不受国子监的领导。

      但为了方便朝廷管控学生会,朝廷另派国子丞陈宁陌担任学生会的观察使,具体了解学生会的相关事务,并报朝廷以及国子监知晓,这相当于在学生会设立了一道紧箍咒,防止别有用心之徒利用学生会干不法之勾当。

      同时,根据崔文卿等人在奏书上的建议,学生会主席团的成员将施行太学生们推荐的制度,谁得的票数最多,谁的支持者最多,就能担任学生会相关官职。

      得知如此消息后,崔文卿彻底终于放下了心来,但对于朝廷设立了一个观察使却是有些耿耿于怀。

      不过仔细想来,不受约束的权力是危险的。

      特别是如学生会主席这样的职务,若他能担任主席,自信能够奉公守法,带领整个学生会恪守本分,不作违规之举。

      然下一任继承者品行究竟如何却是谁也无法保证的,故此设立观察使,也有利于朝廷管束。

      只不过……学生会观察使却是陈宁陌!

      心念及此,崔文卿大囧。

      前不久才因为成立学生会的事情和陈宁陌争吵了一通,且这段时间也没有前去她那里钻习学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