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埋葬大明者-《大明圣皇》


    第(2/3)页

    而目前被朱由检调查的祖大寿、吴襄,他们也不是无缘无故发家的,其根底也是承袭自己李成梁。

    当年李成梁号称八千家丁镇辽东,这股力量可不是那么容易消失的。

    就连此时开镇东江、在皮岛隐隐自立的毛文龙,早年也在李成梁麾下任职,他带去皮岛的最初力量,也是承袭自李成梁。

    崇祯初年辽东的局势,便是这三股同出一门的势力在不断争锋,而其中,女真最强、辽西将门次之,东江镇最弱。

    随着朱由检不断深入阅读,结合早年间宫中的一些档案,辽东的局面第一次清晰的呈现在他眼前,很多历史不曾提及的细节也一一浮现。

    “李成梁,你还真是个人物啊!”朱由检深深的感慨着,所谓一人乱国,不外乎如是。

    亲手埋葬大明者,不是野猪皮,不是黄太吉,也不是李自成,而是宁远伯李成梁。

    摇了摇头,抛开这些无妄的想法,朱由检接着看下去。

    随着女真和大明的不断战斗,最先被击垮的,就是大明在辽东的统治,或者说是文官统治集团在辽东的崩溃。

    大量的百姓和物资被女真掳掠而去,然而女真人数稀少,无力统御上百万的巨量人口,于是只能讲这些百姓以超高的密度聚集在一起,实行严格的看管。

    大量的土地就此抛荒,不是女真不想要,而是无力占领。

    然而,高密度的人口聚集,就是农业的崩溃,女真无力养活这么多人,他们不断压榨汉人,在有限的土地上耕作,然而产出却不够如此巨量人口吃用,因此才有了大量汉人的逃亡。

    这些人没有被大明重新纳入统治之下,而是成了辽西将门的农奴,为他们耕作,为他们创造财富。

    文官力量的衰退,造成了辽西将门的崛起,他们占据女真人无力控制的土地,收纳女真逼迫的逃人,于是一个控制大量土地和人口,手中又有军队的怪胎便逐渐成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