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谁行?-《大明圣皇》


    第(2/3)页

    不过,这些人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利益,尤其是那些暗地里大量经商,甚至走海的士绅,利益更是和常人所不同。

    知道这点后,王体乾联络许心素,开始和其中走海的人接触,交谈,甚至威胁欺压,等等手段用上后,很快就分裂了对方的阵营。

    于是谈判才从僵持阶段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当然,其中朱由检击败林丹汗,占据归化城的大捷,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一旦皇帝腾出手来,关注到常州府,恐怕这些士绅就不会有好日子过了。

    当然,这种恐怖的战绩,本身就是一种威压,君不见,永乐年间,哪有敢和成祖朱棣对着干的士绅?

    皇帝战果越是辉煌,带给别人的压力就越大。

    发现商业这个弱点后,王体乾立刻揪住不放,利用这一点,他合纵连横,借助四海商行的力量,让官绅派分裂成了十几个小的团体,最后不足为惧,他们或许可以影响一县,但绝对无法主导。

    最后团体势力最大的,反而是吏员派了,不过这一派本就是散沙,只是在外界压力下联合起来,想要取得更多的利益,当利益摆在眼前时,很快就一哄而散。

    当然,阎应元等三人在这些人心目中还是有比较高的地位,若不是这三人努力,好位置都被被人占据了,根本轮不到他们。

    “也就是说,常州府几个县衙中,都是犬牙交错的状态,没有人一家独大?”朱由检满意的问道。

    “是的,陛下。”王体乾点头,随后他想了想,终于问出了一个憋在心中很久的问题,“陛下,为何对常州府花费如此大的精力,不过是一府之地而已,还能翻出天来?”

    王体乾真的不明白,为何常州府要如此大费周折,就连自己这个内相都派出去,就为了官职改革的进展吗?

    “这是一个试点,试点的作用,你是不明白的。”朱由检笑着说道。

    在深圳特区没有建立前,没人知道,经济竟然能发展的如此迅速,市场是如此的活跃,短短的几年时间,抵得上以前的十数年发展,到最后,以至于有了一个名词——深圳速度。

    常州府,就是朱由检设立的深圳。他想看看,细化了官府制度,有了足够的组织力后,常州府能发展成什么样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