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技术交流会-《大明圣皇》


    第(3/3)页

    “陛下怎知?”宋应星心下一惊,立刻反问道,随后他才察觉到失态,立刻解释道:“此书微臣也才成稿过半,名字也是确认不久,并未刊出。”

    天工开物初版于崇祯十年,距离现在还有八年的时间。当然,古人写书很慢,而且出版前往往要修订到没有错误为止,此时稿子写了一半,倒也差不多。

    “哦,还未写完啊!”朱由检微微有些尴尬,他以为这本书已经出版了呢,没想到还没有,“朕也是听孙爱卿说的,说爱卿正在写一部鸿篇巨著,想要总结记录论述民间的手工业技术。”

    “鸿篇巨著谈不上,只是想要留下些著作而已。”宋应星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了,“微臣只是将横渠先生的名言奉为瑰宝而已,想要照着先生的所说去做而已。”

    横渠先生就是张载,他的那句为天地立心,不知道让多少穿越客借用过去装逼。

    “爱卿这是想要为往圣继绝学啊!”朱由检感慨道。

    “陛下谬赞了,谬赞了。”宋应星真的惭愧非常,自己只是记录总结一些东西而已,竟然被陛下上升到这种高度,他感觉有点承受不起。

    “爱卿当得起,当得起。”朱由检连连夸赞道,《天工开物》在后世的名声和地位,绝对当得起他的夸赞。

    “不知道爱卿看了将作监的技术后,有何感想?”朱由检试探的问道,他依稀记得,历史课文上对宋应星可是评价为杰出的科学家,相比他对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做出了一定的阐述和总结,肯定有凸出贡献,不然不可能有这样的评价。

    既然在技术方面有特长,肯定要发挥出来啊!比如炼钢,比如造船造炮等。

    “将作监之技术,简直让微臣惊为天人,没想到水力竟然还能如此运用。”说起技术,宋应星顿时滔滔不绝起来。

    他干脆连饭也不吃了,和皇帝探讨起自己的心得来。

    一瞬间,原本很和谐的君臣奏对模式,变成了技术交流会,两人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一个天赋强大,见闻广博,一个有着后世见闻,见解犀利,一时间,两人相谈甚欢,根本停不下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