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 南直隶还缺个巡抚-《大明圣皇》


    第(2/3)页

    “陛下开海是为了一是为关税,二是为商税,总的来说,是为了开源。”杨嗣昌起首是一句很有总结性的句子。

    “有意思,继续说。”朱由检略有些意外。说出关税很正常,但能说出商税来,可见是看到这些东西背后的关联。

    “是!”杨嗣昌一拱手,接着道:“福建海盗著名者为李魁奇,广东海盗著名者为刘香老,两者皆有大小战船上千艘,为祸两地居民。虽不能威胁州府,但却影响恶劣,若放任不管,则会愈演愈烈。”

    “而海盗,对海商的危害尤其大,若是船队规模巨大,倒是不足为惧,但开海后,势必以小股商人为主,他们船只不多,只有几艘或者十几艘船,根本无法抵御,海盗若不清剿干净,陛下之开海,终究不过是空中阁楼,昙花一现罢了。”

    说完,杨嗣昌露齿一笑,不好意思道:“微臣一得之愚,让陛下见笑了。”

    “不,你说的很好,起码比钱谦益有眼光多了。”朱由检哈哈一笑,杨嗣昌的眼光的确不错,能看到这些已经是这个时代人的极限了。

    当然不是说杨嗣昌能力比钱谦益这些人强了几倍,而是眼界由见识决定,大明人由于时代局限性,再有能力者也不过是见到杨嗣昌所言,再远就不可能了。

    而这正是朱由检高兴的原因,杨嗣昌的能力已经触碰到了这个时代的天花板,只要见识上去了,能力必将大有长进。

    就潜力而言,比钱谦益是要大的多,甚至比周延儒还要大。

    这是一只很有前途的潜力股,朱由检决定好好栽培下他。

    “你能看到这些,朕已经很满意了,不过,伏杀李魁奇和刘香老的意义不仅仅是如此。”朱由检转身,眺望远处的大海道。

    “?”杨嗣昌惊讶的挑了挑眉,他虽然谦虚,但却对自己的见解很自负,自认为看透了皇帝所有安排,但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止于此。

    “请陛下明示。”杨嗣昌问道。

    “朕不仅仅是因为开海贸易,为的更是这片海洋本身。”说着,朱由检又转过身来,看着杨嗣昌,用一种深邃的语气说道:“你知道吗,海洋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谁掌握海洋,谁就将成就霸业,威震四方!”

    “霸业?”杨嗣昌非常不解,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词,除了在春秋时期频繁提起外,后面的时代很少有人用,更不要说这个词是从一个皇帝口中说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