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邀造蜃楼-《六朝汉臣》


    第(2/3)页

    司匡拍了拍王贺的肩膀,语气诚恳,

    “众所周知,墨家三分,昔日强盛的墨家已经不复存在。”

    “当初墨家全盛时期,也不过和儒家分庭抗礼罢了。”

    “况,继法家独尊之后,黄老亦纵横天下数十载。虽儒墨同样遭遇,然儒家之人,早就行走在朝堂之上。而行走于天下的墨家,实力却严重削弱。”

    “当今天下儒家中兴,陛下独尊儒术,诸子百家皆罢黜。敢问,墨家在此之后,要何去何从?”

    “是就此隐退?还是另寻他法,传万世不断?”

    王贺怔然,抬头。

    司匡的声音,继续传来,

    “王兄,恕我直言,如今的诸子百家,可谓是危急存亡之秋,必须要行动了。”

    “匡人可是有胜儒之法?”王贺目光灼灼,有些意动。

    司匡摇摇头,

    “此策无法胜儒,但可令墨家长存史册,被天下人铭记!”

    眨眨眼,正色,“墨家可有兴趣?”

    “不会是成为君王之走狗吧?吾墨家成立以来,并未效忠任何帝王……墨家,永不为仆。”

    “放心,并不是。”陡然,司匡声音高昂,“此乃正义之事,仗义之行!”

    王贺起身,作揖而拜曰,

    “如此,请赐教!”

    司匡含着嘴唇,从怀中掏出一块黄色帛书。

    帛书的上面,是他昨晚提前用毛笔绘制的占城稻的图画。

    “墨家理念为兼爱,非攻!”

    指了指帛书上面的画,道:

    “如今有一件利于天下苍生的任务,不知墨家意向如何?”

    “利于天下苍生?”王贺愣然,盯着画,轻咦一声:“这个是,稻米吧?”

    他作为齐墨巨子之后,在与楚墨、秦墨交流的时候,往往都是使节的身份。

    自然认识很多地区特产。

    荆楚之地虽然河流众多,鱼类丰富,但是更多的还是稻米。

    这一种传承了几千年,来自上古时期的农作物。

    “是稻米。但此稻米非彼稻米!”

    司匡微微一笑,

    “帛书之上的稻米,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单次亩产约八石!一旦种植,可多活数十万人!”

    一汉石大约在三十斤。

    占城稻在引进之后,亩产在四百五十斤左右。

    考虑到现在的品种与后世的差了一千多年的进化,又因为二者土地面积有略微差距,司匡就保守地说出了八石的产量。

    一边展示图纸,他一边发挥着“传销”的口才,不断地诱惑王贺。

    “吾闻之,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若百姓人人富足,顿顿食肉,体魄强劲,寿命加长,焉能不兼爱天下之人?”

    “其非墨家毕生追求之事乎?”

    王贺咽了口唾沫,脸庞略微抽搐几下,声音颤抖,道:“亩产四石?匡人莫不是在开玩笑?”

    “吾大汉上等农田,在悉心照料,没有天灾,水源充足的情况下,每年的产量也不过这个数字的一半罢了!”

    “如今汝告诉我,此作物不仅亩产八石,一年还能两熟!”

    “虽然吾读书不多,但君也不能诓骗啊。”

    王贺思考了一阵,高声:

    “读书人不可诓骗读书人!”

    知识分子之间起码也要有点信任吧?

    这种事情糊弄糊弄那一群愚民也就算了,大家不会计较。

    就像是道家之中,有很多不成器,流氓性格的人,向百姓宣传点石成金术一样,诸子百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既不追究,也不提倡。

    人嘛,总会是要混口饭吃的。

    诸子百家虽然相互攻伐,但是数百年来,大家都心照不宣,决不进行毁传承的做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