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问责,则得威望,赈灾,则揽民心。 这个发展就很让人郁闷。 “河东受灾已半年有余,市面上的粮食已经被买空了,太原府的常平仓水分也很大,晋王这一趟赈灾没什么便宜可捡。”李穆一边执笔写字,一边答道。 “常平仓水分有多大?”唐小白问。 李穆默了片刻,道:“很大。” 除京城外,朝廷于各地一共设了十个常平仓,作为平抑粮价、灾荒储备之用。 太原府的常平仓其实已经不是水分大不大的问题了。 虽然他没有明说,唐小白也大致猜到了,喃喃道:“那河东的灾情还、还……” 她太纠结了。 她既不希望晋王因为赈灾而受益,又不希望赈灾不利导致灾情惨重。 “河东距离洛阳和京城都不算远,可以从两地调粮,”李穆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分神说道,“太子府也会带头捐赠钱粮。” “太子府能有多少钱粮?”唐小白不以为然。 就那个病了多年刚刚好一点小太子,能比得上她家有钱? 李穆听出了她的不以为然,停笔看了她一眼:“是没多少。” 本来是没多少,但很快就多了,至少比燕国公府多。 唐小白自觉明白了他这一眼的意思,点头道:“回头我跟家里商量下,看看我们能不能也带头捐一点,既行好事,也挣名声——”说着,忽然压低声音,鬼鬼祟祟问他,“透露一下,太子要捐多少?我们身为臣子的,超过太子就不太体面了……” 李穆不想回答,继续奋笔疾书。 唐小白见他一副认真做作业的样子,不好意思再打扰,也趴回去做自己的回家作业了。 …… 唐小白现在在学《论语》,功课大多是抄写、释义,偶尔写一篇读后感之类的小作文。 这些对她来说都不难,没多久就写完了。 搁笔后甩了甩手腕,却发现小祖宗还在埋头奋笔疾书,不由有些奇怪。 他们俩的功课是一样的,往常都是他先写完,今天他明明比她先开始,怎么还没写完? 她好奇地凑过去看了一眼,顿时一愣。 他写的不是今天的功课。 小祖宗的功课都是一气呵成,卷面分满分那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