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一百零七章传帝王术收藩王土 第二天,朱佑俭将释衍和尚宣召至文渊阁之中,与他详谈天下之事。 不出朱佑俭所料,这个释衍和尚,也就是道衍,对于天下的形势有着独到的见解。说到经史子集,像钱谦益这样的学者大儒,对释衍和尚点头的认可。 另外,朱佑俭还发现,佛教、道教,释衍更是领悟深刻,三教融会贯通,作为东阁大学士的范景文,对其也是赞叹不已,甚至有些自愧不如了。 聊了一阵,摸清双方的见解和学识,朱佑俭说道:“释衍大师,你做朕的主录僧吧,平时教授皇子学习,有时间参加军机处的会议,可好?” “哎呀,陛下,这可使不得!”释衍一张油腻大脸,笑着推辞道:“皇子们的讲读、侍班都是能人大贤,贫僧愚昧,哈哈,难堪如此大任!” 朱佑俭也笑道:“哈哈,大师谦虚了。这讲读、侍班,确实都能人大贤,不过,他们讲的都是仁义礼智信,都是天地大义,我想让大师讲的,则不是这些。” 释衍有些奇怪地问道:“陛下想让贫僧讲什么呢?” 朱佑俭一脸深沉,答道:“帝王之术。” 听到这个词,释衍眼睛一亮。这皇帝所说的,不正是自己擅长的吗? 朱佑俭继续道:“这忠孝仁义,唐诗宋词,春秋史记,几位大儒都可以解读。唯独这帝王之术……“ “嗯,就比如宋太祖之时,稍夺其权,收其精兵,制其钱谷,还有我太祖的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这些就是帝王之术,这些,可不是什么大儒能够讲出来的。朕,就是想让你教导太子这些,你可愿意?” 释衍站起身,一躬到地,叹道:“陛下所言之道,真乃帝王道之精髓。陛下,您已精通此道,这天下,就是您的帝王道。” 朱佑俭笑着说:“我这帝王之道,还差得远。再者,帝王道,非帝王一人之道,还请释衍大师,还有诸位大人辅佐,方能实现。” 军机处的几位大人也站了起来,向朱佑俭行礼,带头的钱谦益说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