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茶楼遇王 阿九拔刀-《大明:我崇祯要打爆全球》


    第(1/3)页

    第一百五十四章朝上争论午门设宴

    说到这封建制下的科举,自隋文帝开创一来,到崇祯时期,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

    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其中,这乡试,当然还是在应试的读书人家乡举行,而会试和殿试,都是在京城进行的。

    如今,朱佑俭将会试和殿试的地点选在了应天,那就等于是告诉天下,皇帝要迁都应天。

    朱佑俭和释衍和尚曾经商量过,若是直接颁布诏书迁都,自然会受到很多人的非议甚至是抵制。因此,通过开恩科的方式,将朝廷南迁应天的事情透露出来,就委婉很多。

    果然,较之记忆中,崇祯十六年的廷议之上,诸位大臣反对南迁的声浪。近几日,反对南迁的声音就小了很多。

    当然,除了委婉地公布此事之外,锦衣卫同知陆炫大人也是功不可没的。

    朱佑俭凭着记忆,将之前反对南迁,声音最大的几位大臣,都让锦衣卫暂时抓了起来。其中,品行有问题的大臣,就直接处理了;没有问题的,只是反对南迁的大臣,如徐石麒、黄道周等,那就只能委屈他们几天,等南迁完成之后,再放他们出来。

    安排此事,朱佑俭对陆炫是很放心的,陆炫在处理这方面的事务上十分在行。不仅能把那些混账东西收拾了,也不会让那些含冤之人吃太多的苦头。

    又是几天过去,这几天里,朝堂之上甚是热闹。虽然把徐石麒、黄道周、倪元璐等关了起来,可是,反对南迁的声音还是非常吵杂。

    不仅如此,朱佑俭知道,这些大臣一定是憋着机会,要一起发难。

    果然,在发布召旨后的第一个大朝会上,关于南迁的辩论会,正是开始了。

    朝会上,一干大臣引经据典,轮番劝诫朱佑俭迁都。而钱谦益、丁启睿、范景文等军机大臣,还有几个军机处章京,舌战广大臣公。大家各抒己见,就是为绕着南迁之事吵个不停。

    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朱佑俭,则是面带微笑,看着这些大臣在下面争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