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了张大人的话,胜读十年书,我,王金圣,自此多多学习诸葛丞相,多多学习张大人。他年,一定做些实事,用以报答张大人的点悟之恩!” 说完,还要跪下,给张煌言行礼。 这一举动,让张煌言实在是无语,而左羡梅都看呆了。如此无耻之人,可以考中举人,若他年此人做了官,那还不是为祸一方啊! 张煌言道:“王金圣,你不要这样,你只要记得,他日,你若敢有作奸犯科,妄言之事,我张煌言,就将今天的打,十倍奉送。” 王金圣听了,不由得身上打了一个寒颤。今天这顿打,让他知道了,自己心中的小九九,是瞒不了人的。 这是,宋应星笑着上前,说道:“哎呀,玄著,没想到你对诸葛先生有如此见解,老夫受教了!” 一拱手,就要行礼。宋应星这么一行礼不要紧,下面的学生,也是跟着向张煌言行礼。一时间,张煌言有些尴尬。 待张煌言还礼后,宋应星又道。 “在朱仙镇之时,玄著就为岳王写下名篇。今日到了襄阳隆中,是不是也应该怀古一首呢?” 听宋应星邀请仔细写文,正好,刚才对王金圣的话,也让张煌言有了些灵感。 兴致使然,张煌言也不客气,就在这隆中武侯祠中,又留下了一首诗,名曰《书怀》 “一剑横磨近十霜,端然搔首看天狼。勋名几误乘槎客,意气全轻执戟郎。圯上书传失绛灌,隆中策定起高光。山河纵破人犹在,试把兴亡细较量。” 看到这么一首诗,宋应星十分高兴,口中不停地嘟囔,“山河纵破人犹在,试把兴亡细较量。” 互礼结束,众位学生和老师都散去了,而宋应星和张煌言似乎还有很多话要聊。于是,就多聊了一会。可聊着聊着,两人便忘了时间,直到余晖的昏黄洒在了张煌言的脸上。 “哎呀!都这么晚了!”等张煌言意识到时间已经不早的时候,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