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四方商家汇蒙山-《大宋铁甲军》


    第(2/3)页

    李兴过来,给柴林施礼。

    柴林说:“这是什么运的什么,这么多货。”

    “工地上用的咸菜、海带、小鱼干、虾皮、海带等等,都是柴庄主的商队运输到济州府,我们扈家庄的商队,接棒用骆驼运过来的。这是到白彦,统一下发各工地的。”李兴说。

    “我记得原来不都是骡子吗,怎么换骆驼了。”柴林问。

    李兴说:“没换,只是骡子不够用了,马灵兄弟从京兆府那边联系的客商,有商队送来训好的骆驼上千头,这群骆驼全是扇骆驼,力量极大,驮三百斤货一天行走百十里地没问题,再则就省草,随便找个荒地、找个河沟就解决了饲料问题,等回家休息的时候再喂精料。”

    “好,那你们赶紧去吧,大商队不好停。”柴林说。

    “好的,柴庄主,那我们先回商行了。”李兴带队走了。

    商队,那是村民羡慕行业,这年月经商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官私两面的关系,关系不到位跟本干不了。

    几万人一起修路、修桥的大工地一下把整个沂州北部的经济都给带动起来了。虽然大部分的壮丁都属于官府征用的,不用支付工钱。但是官府要管饭啊,要购买馒头、高粱米、大白菜、豆腐等等,仅此一项就让镇上的许多店铺活跃起来了。

    山区多河流,小桥修的就多,采购石材这些也都是钱,让当地的石材场一下多了很多的生意,山区石材场最多,许多开采花岗岩、青石的石材场。另外铁匠铺、木匠铺等等都一下子火爆了起来。

    在柴林发展蒙山山区建设的时候,跟柴林要好的扈家庄、李家庄、祝家庄、登州顾家商队等各家商队也都来了,几家商队各负责一个镇店,物资运输,山货收购等等。

    发展的项目都是些很务实的,柴家庄重点推广粮食新品种,红薯、玉米、土豆、棉花等。其他商行推广养猪、养羊、野兽皮收购、农副产品。

    预计在半年的时间内将会向山区农户发放小猪三万头左右,农户养肥后再还猪仔钱。

    黄草坡村的黄二家是个中等家庭,家里七口人,老爹老娘六十多了。黄二和媳妇都快四十岁了,最发愁的莫过于家里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十,二儿子十八,三儿子十六,每个儿子都要娶媳妇建房子,愁的黄二睡不着吃不下的。

    修路黄二家出工两个,大儿子黄车,二子黄套,都是壮小伙,去挖土修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