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邓政委: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抗日之晋北小卒》


    第(3/3)页

    说白了就是个臭弟弟。

    不过正合他意,他早就想观察这一方面的了,这里安静,没人吵得到他,他就跟王刚两人一起仔细观察邓政委是怎么应对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逐步开辟了多个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军区是最早建立的抗日根据地,没有之一,八路军在在刮民党政权已经瓦解而抗日民主政权尚未建立或尚未巩固的初创时期,为了筹集战争所急需的财政资源,保障党政军民供给需要,许多根据地采取了一些临时性的、非常规化的方式动员人民出钱出粮。

    这种动员习惯上称为筹粮筹款,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没收罚款和捐募。

    但师长实行了一段时间之后确是发现当地的土豪、地主已经联合在了一起反对八路军,已经从一开始的温顺变成了伸出利爪的老虎。

    由于缺乏管理,任何人都能乱打汉奸,有的人甚至把资本家和普通地主的财产也没收了,这样很容易引起当地的社会动荡、经济崩溃。

    不然这群人也不会联合在一起希望与杨师长进行沟通。

    “长官啊,贵军已在我地停留已久,我等亦组织小民为贵军募集了些许金钱,这……之后恐怕。”

    宜兴乡长嘴角勾勒出一个诡异的弧度。

    他也没想一步到位,就跟这群年轻人玩一玩,他们这些乡长镇长,哪一个不是旧朝时候就出生的,还怕这群后生?

    “呵呵!”

    邓政委冷笑一声,压根没有示弱。

    “我今早接到其他军区的报告,别的地方为了募集军费,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方法了。”

    “何法?”

    宜兴乡长眉头大皱,感觉到一丝丝不妙。

    “据说是献金、献粮、献鞋和扩兵,我认为这样总结非常不错,我军或许可以学习学习!”

    什么?还有鞋子和扩兵?

    宜兴乡长眼皮狂跳,这要是真的实施下去,他们的地还种不种了?这需要多少个农妇为他们做鞋子?需要多少个青壮年给他们补充兵员?

    “这恐怕不妥啊!”

    宜兴乡长大呼不妥,希望邓政委能够回头是岸。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