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耕地问题-《假太子逆袭南明》


    第(2/3)页

    他知道,董四民所言,其实亦是实情。

    这川东一带,自古地狭民贫,耕地不足,却是历朝历代的一贯传下来的问题。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在当地的流寇势力,才会因为钱粮的原因,难以坐大,即便最后合并成了夔东十三家,最终亦因为发展乏力,被满清各个击破。

    而且,这川东一带,非但耕地数量不足,其肥力亦是十分有限,要知道,在江南一带,亩产二石稻谷的田土,亦属中田,要亩产3石以上,方为上田。而在川东,则是砍去一半,有一石半的产出量,便为上田,这两厢对比,如何不让人感慨。

    而现在,自己终于也要面对这样的局面了。

    “太子,在下所说的田亩数量与亩产粮额,皆是先从田土亩册查核,再派了手下生员去亲自核查,绝非信口虚言,大人若不信,可派人再核实一番。”董四民以为王明心下不信,赶紧又说了一句。

    “四民,你想多了,孤让你当这农政司司长,自是会相信于你。只是孤在想,若是夔州一带,土地面积如此有限,想要供养更多的军兵百姓,积聚更大的实力,却是困难之事啊。”王明目视窗外,轻声叹道。

    房间之中,一时一片静默。

    最终,还是王明又开口问道:“那现在,这些耕地,又是何人据有呢?”

    董四民一愣,立即回道:“据在下了解,北栾河一带,现在夔州一带,这五万亩上田,已基本被地主富绅们瓜分。另外约有一半以上的中田,亦为地主所占,仅有余下的中下田,为当地贫苦百姓耕作,其每家田亩数量,约为数亩之数……”

    听完禀报,王明心下,又是莫名暗叹。

    原来在自已的治下,光地主们占有的土地就有近十万亩,且均是上田与中田,等于是说,夔州一带最膏腴的土地,都已掌握在地主们的手中。

    要知道,在明朝,地主士绅有许多特权,最大的特权,便是可以凭借朝廷的一系列士绅优待政策,少交税甚至不交税。

    甚至在同样的解银称兑时,还有所谓的红白封制度,地主富绅所用的红封,比普通民户所用的白封,能少许多的火耗杂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