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赤诚?! 司马懿真是特别无语。 出了帐,回了军师帐,便开始回信与张绣,然后紧急的调了各部将军前来,领了军令出去布阵,以备有患。 他的幕宾也多数是当初追随司马家的人,因此与他相处久了,难免也有些看清局势,以及司马懿此时可能的心情的。 便道:“军师心苦也。” 司马懿可不是陈宫,陈宫脾气急,他若是劝不住吕布,就一定会与吕布吵架,然后不欢而散,再闷闷不乐,还得与身边的人抱怨几句。可是司马懿就是天生谨小慎微的性情。他知道吕布这人,劝是劝不住的,只能顺着他,并且将事情都往他预想的方向引导,然后再兜住可能的底,以及堵住漏洞就可以。 他就算心里有一万个不得已的郁闷,也是绝不会抱怨一字半句的。 听了,只笑道:“为人臣者,为主分忧是分内之事,既劝不住,只能尽力辅佐,以避闪失既可,哪里敢说什么苦?!此时也不过是驻扎,真到了前线打仗之时,才是真的苦,现在,还没到苦的时候呢。” 这是避开了心里苦这个意思了,然后重新定义了苦的级别。 幕宾是极度服气他的,听了,也顺而笑道:“不错,好在,主公还能听军师一二句劝。不管如何,张绣来便来,总比主公去好,倘若出营,营中无人守,又是大患。” 他们这些人也是真的想求求吕布在营里老老实实的镇守着,好好呆着不行吗?! 这事若搁曹操,他脑残了,才会想到跑到敌营中去赴宴?!正常人干不出这样的事来好吗?! 而这个当口,也正是预防不能叫他们探到吕营虚实的时候,吕布倒好,还想请人家来喝酒?!呵,若是时机到了,你请便请,哪怕就地把人家正法了,他们也得服上一句说吕布当真有谋也。 可是,就是请张绣只来喝酒,吕布就是这么想的…… 而这个后果却是司马懿操心的,杀了张绣,现在是不能的,忍着他让他嚣张?那置吕营的颜面于何地?!吕娴若知道,必以为是司马懿失职,心里还不定怎么想他呢。 司马懿就算想置身事外也不可能。 所以他必须兜住底,且有一个万全之法。既能给与张绣威慑,又能保持微妙的平衡,并不破盟。 但司马懿是真的觉得请张绣赴宴这个事,遭透了。 这天底下,就没哪个诸侯能干出这样的事来。 也许是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事情真的来临的时候吧,司马懿发现自己除了内心戏有点多以外,还挺淡定的,没有暴躁,甚至微笑,十分悠闲。 为什么呢?! 暴躁,在当初已经用完了。 出征之前,这些事不都在意料之中嘛,所以司马懿觉得以后进了冀州还有更糟心的状况呢,现在这小事,还真算小事,他若因此事事都要闷着生气,这不符合他的价值观啊。 所以,他的心态竟然无比的平和,对这一点,司马懿自己也很惊讶。 至于说,想要佛系一点啥也不管,懒懒军政,那基本不可能?!就是他不想管,事情也来找他,吕布就是万事交给他,他就真的大权在握,大权在握的感觉是挺好,可是,总是盯作乱的猴,不听话的猴一样的盯着吕布,总是提心吊胆的与他擦屁股,这个事吧,它就真的没那么美妙…… 幕宾隐讳的提醒道:“军师勤政,一概事都处理妥当,主公反而因此而闲惰,下臣以为,这恐怕对主公来说,并不好……” 就是闲出屁来惹的事儿。 “……”司马懿也是特别无语,他若说事无俱细的全管,他也没那么变态的勤政,虽然也存有消极之心,但是怕吕布出纰漏,因此该管的都是管着的,十分妥当。现在他也悟出来了,这样也不太行。 吕布不能这样闲。 司马懿想了一下,道:“军务大事,每日列出条陈,与主公过目一遍,然后让主公盖上印。汝等见主公也要好好相劝。” 幕宾一乐,笑道:“自当如此,早该如此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