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末将在!”左侧一位身披锻甲的中年汉子闻声而起,正是右骑的统帅。 “命你带领右骑千人为先锋,一路开山成道,遇水搭桥,务必谨慎。”刘昌大喝道。 中年汉子面色一肃,躬身接令:“诺!” “方瑾!”紧接着,刘昌又举起一枚金令,对着方瑾喝道。 方瑾自然不敢耽搁,于是立马起身,回应道:“末将在!” “命你左骑千人为后军,一路护送粮草,调运军械,不容有失!” 稳稳地接过金令,毕竟是第一次领兵作战,方瑾颇为几分心潮澎拜,声音格外洪亮的答道:“诺!” 众人望着方瑾的模样,都报有善意的飒然一笑,刘昌给了方瑾一个安心的眼神,随后便宣读起了军令。 “将不顾军先退者,斩!” “军不顾将先退者,斩!” “此战,刀必带血,马必喘汗,违者斩!” ... ... 八月时节,夜色之下不说伸手不见五指,但也是难见月芒。 虽说那罗常也是久经战场之辈,但其心性却与罗彪相差无几,窃以为那区贡乃据城而守之辈,心中早已存有轻视。 故此,为了抵抗暑气酷热,竟然将营帐盘桓在了茂林之间,岂不料他的这一举动,即将葬送右骑千人。 营外,浓浓的夜色之下,一处山岗上,此时正站满了人影,双双布满煞气的眼眸,死盯着不远处的营帐。 瞧近仔细一看,这些人影虽然大多衣不蔽体,装备简陋,但却胜在人数众多,斗志昂扬。 “便是这里哩!”为首一将身披兽皮,赤足而行,神态兴奋的望着大营说道。 “苗将军,我观那罗常所部皆精锐之士,且营帐的守军也尽心尽力,此战恐难矣!” 左侧一位手拿扑刀,脸圆面肥的汉子站了出来,眉心紧锁着对着那姓苗的将军说道。 可那苗姓将军却丝毫不以为意,挥舞着手中大锏,神态颇为嚣烈的答道:“那又如何?” “某奉贡公密令,若此战不能得胜而返,岂不为天下人所看轻否?况且这罗常来势汹汹,某早已想杀杀他的锐气了。” 见苗姓将军一意孤行,圆脸汉子也是无奈,只好紧了紧手中扑刀,表示自己绝非贪生怕死之辈。 抖了抖肩上落叶,苗姓将军看向左右两将,对其说道:“我等三人分兵三路,各领一支人马从西,南,北三处辕门杀入,谨告将士们,入营之后莫要恋战,只管四处放火,罗军必乱矣!” 众将得令而去,苗姓将军也自领了一军,往那北门而去,只待约定时间一到,便立马袭杀进营。 而此刻也已将近丑时,正是营内守军昏昏欲睡之时,戒备也是最为松懈的。 辕门上,正当两名将士瞌睡连天之时,突然空气中传来了一阵破空声,只霎那之间,这两名将士便被两只投枪钉死了辕门之上,巨大的声响响彻在了夜空之下。 这巨大声响也犹如一个信号一般,西南两门也是同时发作,一时间喊杀声大起,顷刻间便煞气弥天。 随着两名将士被钉死在辕门之上,贼军中几位擅长攀爬的将士赶紧上前,迅速便翻过辕门,将辕门的木栓搬开,将那辕门打开。 本该戒备森严的辕门,此刻却被如此轻松的打开,苗姓将军顿时大喜,随即大喝一声,赤足便冲了进去。 “杀!” 一入辕门,苗姓将军哪里还会继续遮掩行迹,径直便冲向了一处火盆,大锏一挑,直接将火盆盖在了一处帐篷上。 而后方随之而来的兵士也有样学样,掀火盆的掀火盆,甩火把的甩火把,一时间竟然将整个北大营照如白昼。 但也就在此时,营中的警号终于响起,巨大的厮杀声直接吵醒了熟睡的罗常,令他立刻拍床而起,左右大喊起来。 “将军,将军...有敌军杀了进来...”未等罗常呼喊几声,营外的亲卫早已冲了进去。 瞳孔猛然一缩,罗常神态骇然的大喊道:“什么?快...快帮我披甲!” 黑夜中,三处辕门早已被破,到处都是厮杀之声,火光也渐渐连接起来,罗军只觉得人影重重,谁也不知道到底来了多少人。 一阵手忙脚乱之后,罗常终于是披好了甲胄,又从亲卫手中一把接过战刀,急匆匆的便冲了营帐。 可刚一出营,罗常只觉得浑身发冷,手脚轻颤,入眼处全是火光冲天,到处都是胡乱奔走的人影,根本看不清大营里的情况。 “莫要惊慌,莫要惊慌,列阵迎敌...迎敌!”罗常一边厉声呵斥,一边命令亲卫前去寻找鼓手,号手,旗官。 可正呼喊之间,却见迎面闯来一将,披发赤足,虎背狼腰,一路走来见人便砍,其手中一把大锏早已沾满血肉。 罗常一看来人,顿时便怒发冲冠,双眸赤红的想要冲杀过去,可左右的亲卫哪里能让他冒险,连忙上前架住罗常,口中大呼道:“将军不可!” 而这一幕却正好被苗姓将军看在了眼中,他见这一群人簇拥着一名衣甲不整的将领,料想必是个大人物,当下便直接杀了过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