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实验工厂-《我在两千年后考古现在》
第(3/3)页
无论是输电、蓄电、信号、图像处理、数据存储、程序闪存等等各个方面,光从这台机器的大小以及功能推测就可以看出。
更别说这个实验室完全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所有科技水平。单单一个防尘密封涂层就不是现在的人能够做得出来的。
走马观花的看完了整个基地。
庄遥他们面对紧闭的车间,只能在外围收集一些资料。
宁学文和奚宛扛着一台相机开始拍照记录。
庄遥也没有闲着,他来到楼上开始帮着工程组架设线路管道,希望能加快一下工作进度。
虽说时间上不着急,但是这么多好东西看得到摸不着,那种煎熬太折磨人了,嘴上说着不急,但是庄遥的身体还是很真实的。
-------------------------------------
而就在庄遥他们还在实验室里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流浃背的探索忙碌的时候。
此时远在京都的一间生物实验室里。
赵雅晴声音颤抖的喊道:
“第98次试验,开始,启动防护罩,启动辐射装置……”
在她的面前是一块巨大的玻璃,这可不是普通玻璃,而是含铅量很高的特制玻璃,专门用来进行观察核辐射试验的。
大家在医院X光室拍片的时候,医生和机器中间隔着的就是这种玻璃。
不过赵雅晴面前这块更高级也更昂贵而已。
这块玻璃后面,一片大约一平米的培养基上,生长着一片深绿色的苔藓,而正上方,一台机器里面密封着一小块放射物质铀-235。
而赵雅晴身后则是他的老师李承平教授和他带领的团队。
所有人此刻正满脸期待的透过玻璃看着里面的试验。
目前正在进行的正是未知苔藓的核辐射吸收试验。
之前已经测试了数十种辐射元素,苔藓的表现力都非常惊人,绝大多数核辐射都会被苔藓吸收,最长的也不超过一个星期。
而现在则是放射物质半衰期相对于其他放射物质要久到离谱的铀-235.
堪称放射界的老寿星,起步就是几亿年的寿命,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难题。
因为老式核电站和核弹用的核原料基本都是这种铀-235。这也导致地球目前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最有价值的沿海地区被核辐射笼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