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群情-《重生贾环》


    第(2/3)页

    泰西人是对欧洲那边人的总称,从明朝开始,一直沿用到现在。

    其余众人都纷纷响应:“是极!我们分别写奏折,参他们!”

    一个眼尖之人朝旁边说道:“顾大人!咱们一起联名如何?”

    顾青锋忙道:“你们上奏吧。我自有主意。”

    “莫不是要做贾府的乘龙快婿,你放弃了自己的风骨?”

    这话来得尖刻,顾青锋也接不住,但他既为青锋,自有锋芒:“开海禁一事,本官是赞同的!岂有自己反驳自己的道理?”

    “你顾青锋,枉为御史!我要参你!”

    顾青锋冷笑道:“那你们倒是给西北大军变出银子啊!”

    对面一阵冷场,然后几人开始拂袖而去:“道不同不相为谋!”

    平治皇帝也知道了内阁的意见,决定招贾环庭前奏对,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也给自己一个可能开海禁的理由。

    但他还没宣贾环,御史和给事中们参劾贾环的奏章就先到了。

    平治皇帝略略翻看一二,大体的思路都是贾环(还有房源会)居心叵测,改祖宗成法,是引狼入室之人,请皇帝远离小人(意思就是让贾环和房源会贬职出京),禁止开海。

    “岁入千万啊!”平治皇帝心里还是惦记着银子多一些,然后这些奏折就统统留中了。

    八月二十四上午,翰林院迎来了皇上身边的大太监王宣。

    “着贾修撰明日午后,上书房问话。”平治皇帝也打算给贾环留个一天的缓冲时间,让他好好准备一下。

    贾环要御前奏对的事情很快传开,有愤愤不平的,这是相当一部分官员的心态;有心怀期待的,这是兵部户部的,并着皇帝也在里面;还有担心的,比如贾政,钱雨本。

    不过就在当天下午,又有大量弹劾贾环的奏章飞向了大内。

    如果有心人留意的话,这些奏章的主人大部分是山东、南直、浙江、广东和福建的籍贯。

    自打明朝开始海禁,沿海地区的官绅们,就在走私上获利丰厚,现在贾环要开海禁,这等于是从他们口袋里掏银子出来,这怎么可能让他们答应。

    但这种事情没人说破——内地的官员不知道,沿海的官员是受益者,少数知道的人,也不敢去掀这个盖子——得不偿失,而且海禁不取笑,走私就不可能停止。

    眼下想要串联,不太容易,但很多人已经心照不宣,势要把贾环的建议扼杀。

    但皇帝却再次将众官员的弹劾奏章留中,这就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了。

    当晚,吏部左侍郎,浙江宁波人葛志,就在家中召集了一小批同乡并积极弹劾贾环的御史言官,商讨如何对付贾环的提议。

    花厅中,众人围坐一桌,入眼佳肴美酒,令人不忍下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