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大唐第一公主》
第(1/3)页
含凉殿还是从前的含凉殿,廊芜环绕,亭台参差,气势恢宏,巍峨古朴。
站在飞楼上眺望太液池,水光潋滟,垂柳依依,清澈明净的池水中倒映着岸边的婆娑花影。宫人划着小船,清理池中的枯荷衰枝,船桨划破平滑如镜的水面,荡开阵阵涟漪。
裴英娘沿着石阶拾级而上,殿前有雄浑的鼓乐声传来。
一百二十八位乐工披甲持戟,按着《秦王破阵乐舞图》,摆出左圆右方、两翼舒展的战阵之形,来回交错,互相刺击,动作整齐划一,气壮山河。
数十名龟兹乐人擂响鼓,奏琵琶,杂以箜篌、筚篥、羌笛,曲调高昂,声腾云霄。
乐人们高声吟唱:“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殿前和廊下观舞的文武大臣们胸怀激荡,纷纷离席,站在廊檐下,跟着乐人们一起朗声诵出唱词。
飞楼直接通向配殿的阁楼,回廊正对着殿前的空地,倚在飞楼前,台下的破阵乐舞一览无余。
殿前和廊下阔朗,足足可以容纳上千人同时观看场下的舞乐。今天文武大臣们都来了,东廊是头裹纱帽、穿圆领衫袍的朝臣们,西廊是环肥燕瘦、珠翠满头的贵妇人。
李旦把裴英娘带进阁子里,吩咐使女为她梳洗打扮。
等乐舞声停歇时,裴英娘从阁子里走出来。穿对襟直领上襦,白罗衫子,系一条大红石榴裙,头绾双螺髻,簪珠花凤钗,胸前挂一副七宝璎珞,腰佩锦绶,脚上踏小头云形花绫履,肩挽一条红地花鸟纹夹缬披帛。
仍是个小娘子的装扮,但衣裳层层叠叠,绣满纹样,一针一线,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光是金银丝线就摞了好几层,极为华贵隆重。
裴英娘头一次穿这么厚重的衣裳,浑身不自在。衣袖宽大繁复,腕上戴的镶嵌宝石绿玉镯时不时会卡住,她伸手整理衣袖,抚平皱褶,指尖摸到锦绸精细的纹路,触感细腻。
李旦垂下眼眸,问她:“害怕吗?”
裴英娘摇摇头,目光从殿前威武高大的乐工们身上扫过,落在大殿前。
李治头戴玉冠,着青织金麒麟锦圆领袍衫,端坐在大殿的高台上。
她想过李治可能会缠绵病榻,可能会忧郁感伤,唯独没有猜到,他竟然会选在今天为出征的执失云渐送行。
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的意外出现没有影响到原定的出征计划,前几天裴英娘把抄好的经文送出去了,执失云渐回赠她一把匕首。
香风细细,环佩玎珰,宫人们簇拥着盛装的李令月逶迤而来。
李令月广袖飘飘,淡施脂粉,走到裴英娘面前,拉起她的手,“英娘,待会儿我们一起去阿父那边。”
裴英娘点点头,心中的忐忑不安立刻不翼而飞,李治不仅不会疏远她,还刻意让她在这种盛大庄严的场合露面,回护之意不言而明。
李令月拍拍她的手,笑了笑,“别怕,只是敬杯酒而已,就和平常一样。”
她神情平静,气度雍容,像是一夜间长大了许多,渐渐有了年长几岁的稳重沉着。
裴英娘看着李令月的侧脸,她是武皇后的几个孩子中和母亲长得最像的,细长眉眼,面颊红润,笑起来的时候,温柔可亲。
她回握李令月,轻轻唤她,“阿姊。”
李令月扭过脸,眉眼微弯,眉宇间的惆怅缓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促狭的笑意,“是不是害怕了?”她摇摇裴英娘的胳膊,“怕什么!有我呢!”
裴英娘笑了一下,心里踏实了许多。
李治斜倚凭几,衣襟松散。太子李弘、六王李贤和英王李显围坐在他身旁,几位王妃坐在另一边。
乐舞散去,他把执失云渐和担任此次出征大总管的程锦堂叫到高台上说话。
李旦长身玉立,倚在栏杆前,袖子轻轻一扫,示意裴英娘和李令月,“去吧。”
裴英娘屏气凝神,紧紧抓住李令月的手,一步一步走下飞楼。
登上石阶前,她回过头,李旦站在阴影中,看不清神情,但她能感觉到他缄默背后的关怀。
歌舞既毕,乐工们陆续散去,大殿前鸦雀无声。
宫人簇拥着装束华贵的姐妹俩穿过重重回廊,跨过回环连接的曲桥,缓步走到高台下。
回廊里、石阶前、高楼上,所有人静默不言,目光像铺天盖地的潮水一般,不约而同地投射在姐妹俩身上。
李令月昂首挺胸,在众人的凝视中,紧紧拉着裴英娘,迈着端庄从容的步子,登上高台。
西风烈烈,两人沐浴着灿烂的日光,明眸皓齿,衣饰华贵,云鬓间的珠花宝石光芒闪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