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NBA的冠军史,就是中锋的称霸史。 从乔治·麦肯到今天,只有1979年的超音速没有巨星中锋。现在路易手上有个尤因,但他仍在为攻防体系而苦恼。 凯尔特人时期,手下牌太多,所以他能把桑普森在进攻端角色化,以伯德和托马斯为核心,打造出四套体系。 现在,有尤因,也有斯托克顿,或许真的只能效仿那支经典的爵士队,打UCLA体系。 路易只知道斯隆手下的爵士打UCLA进攻,却不知道具体的措施,他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推动体系建立。 距离训练营结束还剩下十天的时候,路易正式推出了N.UCLA进攻体系。 不过,他把体系的名字换了下。 虽然体系的概念起于UCLA,但并不是照搬照抄。所以加了个“N”。 路易明确新赛季球队的打法以持球人挡拆,阵地战以二三小组相互呼应,得分后卫拉开,小前锋负责翼侧挡拆+切入+接球投篮,两个内线集体工具人化,低位进攻随缘,充分发挥尤因和奥克利都具备中投的能力挡拆拉开。 结果并不顺利,首先,大家对新体系的概念,并不强。 而且,就连已经为路易打了一年比赛的老队员,都得放弃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的战术,重新学习新的战术跑位和挡拆传切。 距离季前赛开始只剩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路易抛出了200条战术。 NBA教练组的战术储备,取决于助教人数。 助教人数越多,战术越是丰富多变。 路易拥有全联盟最大的教练团队,这200道战术,除了10道是由路易亲自设计的进攻战术,其他的,都是赵远征、杰克逊和汤姆贾诺维奇通过几天的时间从大学赛场上搜刮来的。 就连路易自己,都只记得1/4的战术。 而他需要控卫记住全部的200道战术,其他位置按劳分配,把自己位置的战术记下就行。 内线们苦着脸,他们有智商不足的,有没耐心的,有不知道如何在10天之内记下69种挡拆+掩护方式和各种各样,几乎能说是千变万化的掩护路线。 “教练,我做不到!”安托万·凯尔抱着厚厚的战术手册要泪奔了。 路易温和地说:“如果你不想打首发,做不到也没关系,只要在场上听持球人指挥就好了。” 路易斯·奥尔明显有怨气,突然就拿出这么多战术,而且不是从训练营第一天就开始练。 “我们以前不打这些战术也好好的。”奥尔嘀咕道。 “我不管你们以前是怎么样的,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路易的口号喊得响亮,球员的问题却是存在的。 比如已经被路易定为首发的奥克利:“教练,你知道我...理解能力不行,你让我在场上打架,抱摔,做什么都行,这些战术...我...我...” “记住基本的我在上面详细列举的17种挡拆和掩护方式,不会就听指挥,相信约翰。” 波尔一语不发,他就像看天书一样看路易发下来的战术手册。 事情进展得不顺利,但路易也不着急。 本来他就没打算一个赛季就把体系建成,尼克斯队内这些人,除了斯托克顿,估计没有第二个人能在构建新体系的首个赛季就掌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