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谁他妈不是84钻石一代来着-《余下的,只有噪音》


    第(1/3)页

    半决赛开打之前,印第安纳人是悲观的。

    后来,他们得知帕特里克·尤因弄伤了自己的膝盖,有可能缺席半决赛。

    印第安纳人重燃希望,尤因不在,或许他们能充分发挥丹尼·曼宁这个点的优势?

    他们想错了,即使尤因在,和曼宁对位的机会也不多。

    因为曼宁在步行者的定位并不是中锋,而是个侧翼摇摆人。

    进攻端他更多打三号位,防守端打四号位。

    步行者按照凯尔特人培养桑普森那样培养他,可是,桑普森的特别之处是2米2的身高,曼宁没这个身高,因此,尼克斯可以放心地让麦克海尔、罗德曼等侧翼去对位他。

    麦克海尔是防守脚步极快的顶级防守大前锋,罗德曼是今年的dpoy热门。。

    这两人,尚且处于发育期的曼宁打哪个都费劲。

    步行者第一场落败,反映出来的情况,将影响到半决赛之后的进程。

    其他几组对决,略显激烈。

    凯尔特人和活塞的比赛场面还算激烈,虽然最终难免像步行者与尼克斯的对局那样被碾压。

    西部就精彩了,两轮半决赛game1都打到最后一分钟。

    湖人对阵西部排名第四的太阳,然后是西部排名第三的开拓者与西部排名第二的爵士。

    和80年代不同,90年代初,西部整体的竞争力极为强悍。

    game2

    步行者能做的改变不多,因为迪克·范思哲的任务不是赋予球队完整的战术体系。

    他之于丹尼·曼宁,就像路易之于1980-1983期间的拉尔夫·桑普森。

    负责指引,避免他们走上歪路。

    但范思哲不是路易,心里对曼宁的完全体没有明确的概念,后者也不是桑普森那种盖世天才。

    所以他们会原路打转,期待球员自己创造出奇迹来。

    在尼克斯身上,步行者暴露出的一大问题,就是曼宁本身。

    以桑普森为定位,当他遇见罗德曼错位防,或者麦克海尔来到高位防,他并不能像桑普森那样用身体强打,或者干脆借着自身的身高优势,拔起来投就完了。

    曼宁没那身体条件,所以他比桑普森都更加依赖持球进攻。

    内线要持球攻,首先要求自身过硬。

    曼宁的增重是成功的,但要打破尼克斯的封锁,还不够。

    可预见的未来几年,曼宁的当务之急,    是在不影响脚步移动的情况下尽量多长肉。

    否则,    像今晚的尴尬遭遇还会遇到更多次。

    尼克斯的队内数据统计,    罗德曼防守曼宁的12个回合里,后者6投1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