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准备-《抗日之幽灵》
第(1/3)页
而目前,世界各主要强国都已经隐隐约约的触碰到了原子质量化为能量的物理规律,并且纷纷对利用这一原理制造新型炸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比方说英国。
这个老牌帝国虽然现在因为战争而不断流失力量,但仍具备不俗的科研底子,它在二战之后还成为了全球第一个研制出航母蒸汽弹射器的国家,对于物理学的研究也是一直处于世界前沿阶段。
因此,英国也已开启了核武器研究。
只是由于战争影响,风雨飘摇之中的日不落帝国早已不如往日那么辉煌了,国力被战争所不断吞噬,人力、物力、财力均无法供应上,无奈之下,英国只能派出詹姆斯-查德威克科学家带队,赶赴美国参加曼哈顿计划。
同时,苏联也于今年也开始了对核武器的研究。
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头号人物贝利亚,敏锐的发现了核武器这种跨时代弹药的可怕之处,并且立刻向斯大林提交报告。
在贝利亚的报告之中,他称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开始利用原子的能量达到军事目的,法美英德等国在1939年前后就展开了大量科研活动,为了在新型的原子武器上不被资本主义世界拉开差距,苏联必须迎头赶上才行。
很快,苏联国防委员会就会下令,开始组织开采铀金属矿的工作,苏联科学院也将对原子核裂变展开研究,即使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鏖战之际,苏联也开始了对核武器领域的探索。
德国同样也对核武器有了一定初步的认识,其在席卷北欧之后,于挪威建立了重水工厂,并且由于掌控了比利时与挪威之后,又获取了足够的铀矿,更是具备了向核武器发起冲锋的能力。
只不过,德国的国力相当有限,其一方面要在西边应对英国,一方面又要在东边与苏联战成一团,还有一面要在北非作战,战争需求巨大。
于是乎,与英国一样,德国在短时间内可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给原子弹项目,再加上对火箭发动机和导弹项目的研究,能够投入核武器研究的资金就更少得可怜了。
相比之下,恐怕只有美国能够承担得起这可怕的预期投入了。
美国研制核武器的项目代号——曼哈顿计划。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