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穿插-《抗日之幽灵》
第(2/3)页
所以想要快速、低成本、高效率的打赢一场大战,那么一支陆军就必须发挥机动优势,它要以最快的速度绕过敌人的防线,如德军的阿登森林突击亦或是华军的孟加拉突袭,把敌人寄予厚望的防线晾在一边;
或者它还可以集中全力的在敌人的防线上撕开一个口子,接着便不再进行攻坚战,而是突破到敌人空虚的后方,一举切断敌人的后勤补给线,或者实施反包围你,再或者干脆直捣黄龙奔袭其核心目标,比方说法国北部战役、基辅战役、东北战役等等。
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思维,德军才能让法军的马奇诺防线沦为摆设,华军才能让日军的关外防线化为梦幻泡影,苏军才能一口气打出十次斯大林突击战役。
而这套战略思维看似简单,实际上极为复杂。
这可不是指挥官上嘴皮子一碰下嘴皮子下令就能打出来的进攻,其中牵扯到极为复杂的后勤补给、组织体系、装备建构、士兵文化水平、基层军官指挥能力、军事思想、独到理解、天时地利乃至于敌人应对之措施等等各种因素,缺一不可。
实际上,就连装备十分豪华的美军在二战都不具备这种能力。
——诺曼底登陆之后,美军面对1944年老弱病残的德军二线师时都打得极为难看,在进攻作战中,部分美军部队在突破德军防线之后甚至停下了脚步,等待友军兵力一同抵达,白白的浪费了诸多机会,仗打得可谓是相当呆板。
这种低水平的指挥官,若是放到苏德陆军里的话,说不定都要被关禁闭乃至直接被枪毙了。
所以说,表面看上去相当强悍的美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也会被擅长灵活穿插的志愿军打得浑浑噩噩。
而幸运的是,在文化和军事素质的共同培训之下,这个时代的解放军已经通过在华中、华北、东北、朝鲜的一次次战役之中历练出了强大的穿插合击战术,并且规模最大的能够达到集群(数个方面军形成的战略单位,类似于方面军)穿插,战略效果相当强悍。
此刻,日军正在体验这种可怕的进攻战术。
第2集团军的主力在顺利通过这个被撕开的突破口之后,迅速如同水银泻地一般的发起潮水般的进攻,为了保证进攻的速度,各部队不等天亮就迅猛进攻,甚至超出了军直属的炮兵旅最大的射程范围。
而日军则被彻底失去了分寸,他们全部的力量都用于抵御华军了,原本负责支援的部队又被华军第1空降军牢牢的阻遏在后方,根本没办法赶到战场前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