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父子夜谋-《重生之官路商途》
第(2/3)页
九十年代通常的举报程序都是信访部门收到相关举报材料转送或交办相关单位处理,所谓的相关单位绝大多数是被投拆人或部门的主管单位,举报材料说不定隔天就落到被举报人或部门的手里,接着就是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
在这样的背景,很少有人敢实名举报,匿名举报,多半不会被认真处理,这便是九十年代国内一些地方信访工作的状况。
张知行手抚着额头想了想,说道:“这样也行,至少被调查期间,可以将他们从竞聘人名单上拿下来……”
梁格珍侧过头说了一句:“农机局不会要求推迟竞聘?”
张恪说道:“我看金叔在海州也没有太多的事情做,他亲自抓这件事,农机局的领导要顾忌会不会引火烧身,谁会跳出来要求推迟竞聘?就算农机局真有人这样要求,难道海州控股就没有自己的立场?”
梁格珍推着丈夫跟儿子的肩膀:“你们坐餐桌上讨论你们的阴谋诡计去,我看电视剧都让你干扰了。”
张恪无奈跟爸爸从沙发上站起来,坐到餐桌边。
张知行说:“这也只是权宜之计,其他企业都这么管,非乱套不行。”
“国有企业体制转变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行政撤编,那些厂长到底是企业的经营者还是政府派出的官?这些官不一个个坚决的砍掉,体制怎么转变过来?政府要对企业监督可以,但都要集中到海州控股里面,不能任意延伸到下面的企业去,不然监督成本太高,还会干扰企业的正常经营,就算在海州控股里面,经营权与监督权也要截然分离,可能的话,海州控股需要转为股份公司,李明学出任总经理,爸爸你出任董事长就可以了,监督权只能限制在董事会与监事会内部,而且在董事会里,政府的监督权也不能不受限制,有两三个董事由市里直接任命就可以了。”
“这样转变会不会太激进?”张知行担忧的说。
张恪笑了笑,心想大概还有过一段时间中央才会明确提出对国有企业进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化,但是在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要拖到九七、九八年之后才会打破传统思维的坚冰,现在很多地方只做不说,但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绝对是雷区。海州控股虽然没有涉及极其敏感的产权问题,但是依张恪的思路,会极大的限制政府对企业的控制权。
虚置国有企业所有权在九五年依然是相当敏感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