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协调会-《森工记忆》


    第(2/3)页

    就说我吧,办公经费拮据,办公室的藤椅都是断了一支脚的,自己用一根木棒绑着将就坐。局里的小车早坏了,没有办法维修,我到成都开会都是坐班车,而出差费也是一年多没有报销了。昨天晚上没有住宾馆,在林业厅的办公室沙发上将就了一晚上,更别说离退休职工的工资发放和医疗问题了。我们每天焦心的就是吃饭问题,处理一些企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我无意也不敢去批评现有的政策,可的的确确是过河拆桥啊,森工企业从光荣到衰落,现在成了讨口子企业,成了国家的包袱,甚至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

    梁厅长打断刘局长的话:你不要激动,注意用词。我们开会,就是要研究解决的办法,一切都需要一个过程嘛。请国家林业资源保护专家李力教授给我们讲讲最新的森工企业改革和发展趋势以及政策动向。

    李力教授长期进行森工企业研究,他的发言有一定权威性,他心情颇为沉重地说——

    近年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黄河已经逐渐衰老和疲惫,它们对子孙们恩重如山,但子孙们却用贪婪的掠夺和残酷的蹂躏回报它,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肆意浪费、严重污染。在红旗满山、口号震天中,长江也正在步黄河的后尘,流域许多地方竟成为不毛之地,国内学术界曾展开了关于“长江会不会变成第二条黄河”的讨论,虽然有人至今仍嗤之以鼻地斥之为“杞人忧天”,但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却是不争的事实。据长江中段一个水文站测定,每立方米的含沙量竟达到1.65公斤,通过葛洲坝的年输沙量最高达7亿吨以上,有人甚至忧心忡忡地预言,长此以往,四五十年后全流域2亿多亩山区丘陵旱地将大部分无法耕种,在石头和沙漠上怎样养活十几亿人口?

    随着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特别这次特大洪灾,终于让人们感觉到达摩克利斯之剑仍然高悬在自己头上,逐渐认识到水的枯竭将带来文明的枯竭,水的污染将带来生命的污染,于是开始把对大江、大河包括对江河源头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

    必须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这应该是势在必行,森工企业首当其冲。李力话锋一转,继续道,根据全方位的调查摸底,国家将实行森工企业改革,力度绝对是空前的。可以充分解决企业自身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职工待遇等一系列问题。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维护林区社会稳定的要求,努力筹集资金,切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这说到了实际问题的症结所在,大家顿时来了精神。

    森工企业的主要工作将由采伐木材全面转向森林保护,主要经济来源由经营性收入变为财政性拨款,管理体制由传统体制向新的体制过渡。前两个问题大家都比较清楚,国家出政策,解决能到位,最后一个管理体制问题,说到底就是人的问题。

    将各地区单设的林管局并入地区或州林业局,解决多重管理问题,实现属地管理。对在职职工出台内部退养等优惠政策。解决企业职工的分流安置问题,实现职工有事做有工资发的目标。采取纳入社保等手段,解决了离退休职工的待遇。同时,争取政策,在诸如达拉沟风景区门票中提成,作为解决森工企业离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外费用。

    森工承担的沉重的社会职能耗尽了历年的家底。涉及医院、学校、公安政法等社会服务事业部门,全部和企业脱钩,移交地方管理,解决森工企业退休公安、教师、医生待遇与地方的差额。

    有人问:李教授,森工就此寿终正寝了吗?(支持原创,本文在17k小说网连载,欢迎订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