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骆墨的六师兄柳功名和骆爸骆妈今晚也都在这儿,都在一起看。 歌曲结束后,大家不由都把目光汇聚到了童老爷子身上。 童清林笑了笑,道:“唱得好啊,写得也好!“ 这个头发都已经花白,身上已经有老人斑的戏曲大师,还跟个孩子一样学了一句:“【叫一声佛祖!】“ 还别说,由他唱出来的佛祖二字,味儿很正。 童老爷子看了眼窗外的夜色,不由得想起了那个灰蒙蒙的雨天,想起了收骆墨为徒的日子。 那么小一个孩子,在大雨天里,在戏台子上无比认真的唱着。 他问他为什么。 小孩儿说:“我喜欢啊。” 一句“我喜欢啊”,有的时候就能胜过一切了。 接下来,小孩儿还老气横秋地道:“而且,我知道规矩的!我懂规矩的!“ “老祖宗有规矩,唱戏的开了嗓子就要唱完,不管有没有人听!“ 戏已开腔,八方开听。一方为人,三方为鬼,四方为神。 不管台下有没有人,也要好好唱。因为凡人不听,不代表故人不听。 观众不听,不代表鬼神不听。 这个曾经没有观众的孩子,现在已经可以站在台上,推广和宣传戏曲文化了。 童清林听得出来,骆墨现在虽然在歌坛混得风生水起,可他绝对没有把戏曲的功夫给拉下。他刚才那几声,不是平日里懈怠着能唱出来的水准。 他谨记着师父的每一句教导。 许初静就经常看到骆墨大清早的会抽出时间来练一练基本功,听他在那唱着戏,许初静不会说什么“你现在混的是流行乐坛”之类的话,说他在做没有意义的事。 相反,她还时不时的会听入迷。 骆墨真正打动到童清林,让他再次收徒,便是因为这份心性。 就在此刻,六师兄柳功名拿着手机,正嚷嚷着什么,打断了童老爷子的回忆。 “师父,你们看呐,看看网友都是怎么说小师弟的!”柳功名把手机双手递了过去。 童清林看着一条评论,脸上露出了无比欣慰的笑容,笑着笑着,还有点红了眼眶。 别忘了,这位瘦骨嶙峋的老人在大寿时,醉眼朦胧的说过: “师父想让你站到大舞台上唱戏。” “师父想看你当一回角儿。” 而童老爷子现在看到的网友点赞破万的评论是: “原来这就是粉上角儿的快乐啊!“ …… (ps:第一更,求月票。 话说,我写第四十章时写了《学艺古训》,没想到它还上了今年的春晚,感觉挺奇妙的。)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