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明末达人秀》
第(2/3)页
崇祯的语气充满玩笑的味道,听得徐光启一愣一愣的,有一些愕然,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回话,同时也意识到,皇上组建皇家科学院、并且让自己负责的决心有多么的坚定。
看到徐光启有一些欲哭无泪的模样,崇祯的心里很想笑,但还是忍住了,并且神色为之一敛,郑重地进而说道:“徐爱卿,莫要看轻了这皇家科学院,他一样的重要,同样可以拯救苍生,匡扶社稷,有助于实现大明中兴。”
“不说别的,单单是那些火器,它们就是这些科学的产物,对于朝廷至关重要,你不能否认这一点吧?”
说到这里,崇祯的神色认真无比,直直地看着徐光启,语气一顿,声音拔高了几分,颇为咄咄逼人的问道:“徐爱卿,说老实话,你也觉得洋人的那些玩意儿都是奇技淫巧,上不了台面?”
这个时候,不等徐光启做出回答,崇祯又转而说道:“徐爱卿,莫要说是整个朝廷,就是放眼于天下,你应该是最早、也是最为频繁接触洋人的那批人吧?”
“不仅极为积极地学习西洋的科学知识,对于物理、数学、天文、机械尤为感兴趣,和那些洋人一起翻译了不少的西洋著作,还信了天主教,并成为了一名信徒。”
“而且,对于天主教的宣扬与传播,你更是不惜余力,不仅出钱出力,建造教堂,还尽可能地为那些洋人创造机会,增加他们的信徒。”
“徐爱卿,朕说得没有错吧?”
这一刻,随着崇祯缓缓的吐出最后一句话,称呼虽然亲昵,但一番话停下来,徐光启听得却是心惊肉跳,冷汗直流,再也没有那种不甘之色,早就将皇家科学院的事情跑到九霄云外。
崇祯没有再理会徐光启此时的神情举止,神色变化,而是抽身而起,在屋子里来来回回地踱着步的同时,不疾不徐地继续说道:“朕还知道,不管是在陕西西安的汤若望等人,还是在山西的洋人,亦或是在江南宣传天主教的洋人,他们表现的都是那么的悲天悯人,不是赠医施药,就是购买许多粮食,发放给灾民,同时也在宣扬他们的主,乃是世间唯一的真神。”
渐渐地,崇祯的话语开始夹杂着几分怒意,说话之间,踱步来到了徐光启的旁边,并停了下来,靠近他的耳边,声音虽然变小了许多,但声势反而显得更大,使得徐光启的心里翻起了惊天骇浪,眼皮直跳。
“当然,这并不是说,那些洋人不能那样做,那样做也没有什么错,之所以说这些,朕就是很想问问,很想知道,不管是赠医施药,还是大肆施粥,亦或是兴建教堂,他们远赴重洋,千里而来,不可能随身携带太多的贵重物品,又哪来的那么多的银子,干这些事情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