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今时今日,大明与建奴的实力差距,虽然已经不能用鹬、蚌来形容,凭着林丹汗的实力,也不是渔翁,但却是这个意思,若大明在辽东的损伤过于严重,势必会引起林丹汗的觊觎,窥视辽东之地。 因此,不难想象,垂死挣扎之下,若是建奴真得鱼死网破,就算大明真得将其灭国,最终受益的也只会是林丹汗,大明依旧没有解决辽东之患,只是由女真人换为了蒙古人而已。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现在的林丹汗,不仅依旧野心极大,更是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就算他不窥视辽东之地,若是一统蒙古各族的话,危害性要远超过建奴。 毕竟,与建奴不同,蒙古人的人口规模更大,骑兵的战力并不弱。 最为关键的是,蒙古人的地盘更大,更加广袤,遍及大明整个的北方边境,长城的任何一个关口,都是他们可以攻击的一点,自然而然地,一旦对手换做蒙古人,大明的防线将会增加数十倍,军费也会随之飙升,而建奴却只是在东北一带。 何况,朝廷的整饬军备,加强边防,修葺与加固北方的长城关口,才一年多一点,有一些边关的城防还很薄弱,甚至于有一些长城出现了豁口,很容易被蒙古人趁虚而入,进入关内。 如此情形之下,怎可让林丹汗趁势做大,一家独秀? 在众人的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之时,袁可立那语重心长的话语依旧在继续,回荡在他们的耳边,引起一阵的思绪翻滚,感触颇多。 “因此,在围剿鞑子之时,一定要留一个豁口,让他们有着逃跑的希望,你们从后面追击即可,但也不可孤军深入,一切以稳为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