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寒门世家-《苟出一个盛唐》


    第(1/3)页

    “为何重开科举就能治本?”李晔淡淡道。

    崔源照拱手道:“自牛李以来,科举废形同虚设,为朋党所占,有志有才之人,不能为朝廷所用,无德无才之人,窃据州府庙堂,皇权不振,纲纪不伸,士民颓废,只知蝇营狗苟,不知国家大义,贪枉不法,置百姓水深火热,此大唐所以衰微也。重开科举,公平取士,贪赃枉法之事自然水晏河清。”

    李晔一愣,没想到身为世家公子的崔源照居然能说出这番话。

    诚然,世家之中在唐末出了崔昭纬、崔胤这样的人。

    但在中晚唐,也出过裴度、李德裕这样的名臣,唐初就不说了,一棒子全打死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就算是殉国的杜让能、刘崇望也不是寒门子弟。

    李晔原本是想扶持底层文人,但有些想当然了,这年头刀兵四起,能读书的,本身就不是普通人家。

    武营现在还是草创阶段,不可能这么快得到收益。

    崔源照见李晔没说话,还以为是他怪罪,“臣口无遮拦,陛下恕罪。”

    “不,你说的很好,朕一直也想重开科举,只不过连年大战,朝廷没有精力,这样吧,明日发布诏令,明年三月,恢复科举取士。”

    崔源照大喜,“臣代天下士子谢过陛下。”

    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种科目,科举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

    在唐朝时期,科举正是朝气蓬勃之时,本身具有进步意义,而且此时的儒学还未腐化,若科举能公正公平,选出的士子都是经世致用的人才。

    唐科举各项中,秀才难度最大,基本废弃了,明经取士最多,但最荣耀尊贵的,却是进士科,唐朝初期的进士科考试为“时务策”五条,时务策涉及国家现实问题,使读书人从书堆中抬起头起来,思考社会、国家、民生的现实问题。

    而且李晔觉得通过科举,可以正确引导读书人的价值观,改善整个民族的精气神。

    当然,这个题目太大,非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李晔弄的恩科,不过是取一时之需。

    现在则不同了,蒲阪大战,直接宣告唐廷在关中站稳脚跟,参加科举的人肯定要多一些。

    不能怪别人现实,没人愿意陪一艘破船一起沉没,这是人性。

    送走崔源照,天已近黄昏。

    左右无事,李晔就带着辛四郎等一众亲卫去李巨川府邸看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