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两路大军-《苟出一个盛唐》


    第(1/3)页

    镇守府将军平良持,又名平良将,乃桓武倭王的四代孙,在倭国素有名望,颇有兵略,不断兼并东山道大小豪强,并逐渐向富裕的关东平原渗透,属于最大的地方势力。

    倭国历史上的源平之战,正是在源氏、平氏两个家族之间爆发。

    大唐与王审知入侵倭土,倭国面临灭顶之灾。

    身为倭国王系的平良持当然要站出来。

    地方藩镇对平良持的呼声也很高,在强敌面前,倭人难得的团结起来,东拼西凑出一支四万人的大军,奔赴长门,欲将唐军堵在九州地界。

    源经基领平安京诸军三万人前出摄津,防备王审知。

    两支大军暂时稳定了本州岛的形势。

    不过这种稳定只是表现,唐军在九州攻城略地,王审知在四国积蓄兵力,等待后方的粮草辎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两万天策右军大多是步卒,只有少量斥候与重骑,战马不到一千匹,辎重由山东道运送,加上刘知俊的焦土之策,就粮于敌,对粮食消耗不多。

    王审知弄出的十五大军虽然水分较多,八九万兵力应该是有了,对后勤压力极大。

    快速攻陷四国之后,不等不静候福州的粮草。

    这个时代倭国,最精华的地区也就平安京所在的京都盆地与关东平原。

    倭西基本都是山地,这也导致这些地区比较闭塞和落后。

    九州一向是倭国的流放之地,与藤原时平争权失败的菅原道真就被流放至九州岛大宰府。

    冠山山地、中国山地、纪伊山地连绵的山脉成为天然的屏障。

    唐军与王审知在分别夺取九州、四国之后,想要再进,就必须面对地形的压力。

    平良持在长门、周防、安艺凭借山势层层建筑城池。

    源经基也在播磨、摄津、和泉修筑防线。

    王审知发动了几次试探性的登陆战,受地形限制,无法取得突破。

    源经基知福建军精锐,已方虚弱,深沟高垒,当起了缩头乌龟,居高临下,以长弓、投石击敌,绝不野战,勉强挡住王审知,双方在白日陷入胶着。

    而当福建军疲惫,源经基选拔精锐武、士,利用地形,趁夜发动突袭。

    这算是他们的长项。

    黑夜混战,四方喊声如雷,不知倭人虚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