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宣教革新-《苟出一个盛唐》


    第(1/3)页

    李晔回到长安,倭国的使者也追到了长安。

    这一次姿态放得极其低下。

    藤原忠平的小心思全都没有了,只求罢兵言和。

    当然,只是与大唐言和,跟王审知还没完。

    毕竟倭人的都城还在王审知手上,最富庶的畿内道正在消化当中。

    刘知俊杀伐太重,恶名传遍倭岛,被倭人称之为“杀生王”,倭国名重一时的大将,除了源经基,基本都死在他的进攻中。

    倭人已经失去与唐军争锋的勇气。

    这也是倭国朝堂的共识。

    醍醐动辄声泪俱下,要复百年之故都,却无人理会,到了如今的地步,就算是主战派,也不愿再直面唐军了。

    倭国形势一片大好,已经超额完成当初的战略构想。

    刘知俊攻下西海道、山***,山阳道,倭人几乎四分之一的土地被收入囊中。

    若算上王审知的南海道、畿内道,倭人一半的土地沦陷。

    其中腹心膏谀之地畿内道包含了倭人一半的人口。

    假以时日,倭人灭国之厄不远。

    藤原昌平空口白牙就想求和?

    李晔心中暗笑,这才哪到哪?你们不想打就不打了?

    王审知的使者也来到长安,请求购买粮食、兵器、盔甲等物。

    如果是两个月之前,李晔确实需要钱,但在抄没裴氏的非法所得之后,大唐已经不缺钱了。

    在与张承业、杨师厚、朱瑾、李承嗣等军政大员商议之后,还是决定支援王审知。

    但不是购买,而是兑换倭人青壮。

    辽北与漠北建城,需要大量劳力,中土百姓自然不愿跑那么远,而当地本来就人口稀少。

    契丹、室韦战俘又不服管教,动不动就出现逃亡事件。

    关键他们放羊牧马还行,筑城就实在强人所难了,工程质量不堪入目。

    语言上也存在很大障碍。

    大量的精力花在管理上。

    而倭人就没有这么多的毛病,后世倭人不是号称有匠人精神吗?正好为大唐添砖加瓦。

    王审知占领的畿内道,别的没有,倭人到处都是。

    李晔去信一封,让李禔全权负责此事,李巨川协助,可就近征调山东、淮南、江西、荆襄、广东五道的粮食、兵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