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西洋人的优越感坍塌了-《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第(3/3)页

    莫兰德急忙道:“将军阁下,这是我的荣幸,我非常愿意。”

    孙翔满意地点点头,这个荷兰商人看起来是一个非常适合传递信息的人选。

    他这么做,不光是为了震慑这些欧洲殖民者,让他们不敢随意对华夏土地生出野心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给将来收回濠镜做铺垫。

    王上是决不允许华夏任何一寸国土被他人侵占的,无论是异族还是异国都不可以。

    收回琉球,可以使用武力。

    将来收回濠镜的时候,如果葡萄牙人不想付出生命和鲜血的代价的话,那楚国自然可以不动刀枪,让他们平安完整的离开濠镜。

    莫兰德既然是濠镜总督福格派来的,福格必然对他的话会认真考虑的。

    而莫兰德自然也想趁机观察一下楚军的真实战斗力,所以对于自己的邀请肯定是无法拒绝的。

    想到这些,孙翔忽然有点理解王上以前说的一句话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莫兰德留在了泉州城,他打算利用战争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对于楚国治下的华夏做一份详尽的调查,以作为欧洲各国对华夏政策的一个参考。

    说起来,欧洲人对于华夏的了解并不算多,甚至可以说很贫瘠。

    别说这个受教育程度非常低,大部分人都是文盲的大航海时代,就是在原本时空中的二十一世纪,依然还有许多西方人对东方,对华夏的了解程度令人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比如丑国就有媒体做过一个街头采访,随即采访一些路人。

    采访的问题难度对于华夏的普通小学生来说都是张口就来。

    但是采访的结果去让人惊掉大牙。

    采访的十个人当中,就有相当多的人不知道华夏在世界的什么位置,有人认为在欧洲,有人认为在非洲,能正确说出东亚的人不足两成。

    甚至在一些年纪大的人心目中,华夏依旧是那个留着大辫子的国家。

    所谓的西方发达国家,基层的大部分百姓却如此愚昧无知,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讽刺。

    不过莫兰德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回来濠镜给福格。

    就在莫兰德来到泉州半个月后,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派来了一位年轻的女士作为使者来求见孙翔。

    这位年轻的女士自然就是跟着亚尼斯去了琉球后主动要求来华夏觐见楚王殿下,英国女王陛下的远房亲戚妮可小姐。

    妮可在回到濠镜之后,准备了两日之后就匆匆坐船抵达了广州府。

    驻守广州府的乌梁海一看又来个西洋人,还是个美女,口口声声说要觐见楚王殿下。

    他不知道这些西洋人到底为什么突然扎堆要见楚王,但是也不能拒绝,担心坏了楚王的大事,所以干脆又外甥打灯笼—照旧,直接推给了福建的孙翔。

    妮可虽然很希望直接去衡阳见楚王沈墨,但是却也只能遵守这样的安排。

    一切程序跟莫兰德去泉州的一模一样,妮可本着即来自则安之的心态,一路上也在观察她看到的一切。

    看到沿途的华夏百姓都在安居乐业,她感觉到那位年轻的楚王殿下看起来很受人民的爱戴。

    看到护送自己的那些精锐的楚军士兵的样子,妮可心中开始为亚尼斯的愚蠢自大和固执而感到担心。

    同时,她也更加庆幸自己这次来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等妮可来到泉州之后,孙翔也照例接见了她。

    当得知了妮可的身份之后,他有些惊讶。

    英国佬这是在做什么?两面下注吗?一边卖武器给琉球,又派兵参战,一方面又派使者来求见,还真是打的好算盘。

    不过他看到年轻的妮可,很快意识到这个女人可能跟亚尼斯之间意见并不一致。

    想到这一点,孙翔忽然觉得有意思起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