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失魂落魄的康熙-《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第(3/3)页

    “好一个沈墨!好一个明修栈道!好一个暗度陈仓!”

    他此时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在江南的那支楚军舰队表现的比那么低调,虽然一直在长江上游弋,也带着楚军都督郑云龙的旗帜,但是却没有发起什么像样的攻击,原来那根本就不是楚军的舰队主力。

    真正的主力就在所有人,包括他在内将目光都集中在江南战场上的时候,悄然沿海路北上,直奔大沽口,威胁京城。

    而江南战场,沈墨又以亲征为名,以自己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为这一支沿海路北上偷袭的偏师作掩护,致使楚军舰队兵临京畿的时候才被发觉。

    康熙想明白了这些后,惨然一笑道:“还是祖母睿智啊,沈墨此人用兵果然非同一般,朕不及也!”

    本来他还有点犹豫不忿,但是听说了楚军舰队兵临大沽口的消息后,心中陡然生出一股强烈的无力感来,就觉得自己处处败北,处处都落后一步,沈墨好像就是上天降生下来专门克制自己的一样。

    就在今日的大朝会上,他刚刚颁布了圣旨,宣布废掉太子胤礽,贬为庶人。

    让礼部颁行天下,使天下百姓咸知。

    这么做的目的倒不是单纯的追究太子战败的责任,更重要的目的是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个太子已经不是太子了,不值钱了。

    告诉楚军,不要试图用废太子来要挟沿途的城池开城投降。也告诉沿途的城池守将官员,不要顾及废太子的安全,安心守城,皇上不会怪罪你们的。

    这道圣旨前几日就应该下了,但是康熙一直在等待群臣提出来,但是群臣都不是傻子,没人愿意主动触这个霉头。

    再加上康熙自己心绪不宁,在撤回关外和抵挡到底之间一直徘徊不定,所以这道旨意直到今天才发出去。

    至于说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那就有待商榷了。

    康熙本来以为楚军会步步为营,逐步攻克沿途城池,最终才会来到北京城下。

    所以他的思路重心还一直在如何借着沿途城池节节抵抗上面,可是万万没想到楚军根本就没有按照他预想中的路线走,直接一个刁钻的左勾拳就击中了他的要害,将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这让本来已经患得患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的康熙瞬间崩溃了,失去了思考的能力,陷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自我怀疑之中。

    身旁的大太监赵昌看着瘫坐在御座上久久不语,失魂落魄的皇帝,终于忍不住试探地低声道:“皇上,皇上,大臣们都在等着您下旨呢。”

    一脸催了好几遍,康熙才回过神来,转头看着赵昌,茫然地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赵昌看着皇帝的样子,心中一酸。

    之前的皇帝虽然憔悴,但是仍然还有一份帝王的霸气和自信,可是此时的皇帝却好像被人抽掉了浑身的筋脉一样,颓废,茫然,虚弱,无助,看起来像是一个被人抛弃,无家可归的中年落魄的男人。

    赵昌心中发酸,眼睛一红,眼泪差点涌了出来。

    他伺候了康熙十几年,对于这位皇帝陛下一直都是深深的钦佩,甚至还有点崇拜。

    之前无论是鳌拜专权,还是三藩作乱,哪怕形势再危急,这位皇帝陛下都不曾惊慌害怕过,一直表现都很从容自信。

    可如今,他却好像完全换了一个人。身上的自信当然无存,所有的精气神好像都被那个叫做沈墨的年轻人给打掉了。

    赵昌没有再催问,而是让人给康熙端上了一碗温热的参汤,自己向着慈宁宫而去。

    不多时,太皇太后布穆布泰就匆匆地坐着步辇来到了乾清宫。

    康熙一看到祖母,惨然一笑道:“祖母,大清要亡了,大清要亡在朕的手上了!祖母说得对啊,天要亡我大清,非人力所能阻止啊。祖母,我们走吧,我们去关外,把这天下让给沈墨,还给汉人!”

    听着孙儿无力的话语,憔悴无助的样子,布穆布泰心疼不已,眼泪差点涌出来。

    但是她知道,此时的皇帝已经失去了战斗的勇气好信心,这个时候他是最无助的,最需要自己站出来的时候。

    “玄烨,你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你是大清的皇帝,你若是再这么颓废下去,不光是你,包括我,包括这宫中的所有你的儿女孙女嫔妃,都要跟你一起死在沈墨的刀下了!你如果不想看见这一切发生,你就给哀家振作起来!”

    太皇太后严厉认真的神情让康熙一怔,愣愣地看着眼前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原本茫然的眼神渐渐的有了焦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