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实际上,即便甘地的身体没有出问题,甘地大概率也不会领导国大党继续斗争下去,就算他真的站出来了,他心中的斗争和别人领导的斗争可能也不一样。 但是,对印度和整个英印军来说,甘地无法出来领导国大党的最大问题就是,国大党选不出一个合适的领导人,再加上内外交困之下,国大党很快就实际上停止了在印度的活动。 这对英印军来说无异于是致命一击! 此时的英印军在被国防军、土邦势力的多重打击,以及内部逃兵肆虐的情况下,曾经的几百万英印军已经只剩下了70万左右在山区之中游荡。 这时,恰逢丘吉尔遇到了自己上台之后的最大危机。 丘吉尔为了保住自己的首相地位,他是不可能容许英印军放弃印度的,甚至他还需要英印军做出一点成绩来,让英国人看看自己并不是完全没有领导能力的。 于是,他强行命令英印军对周围随便什么目标发起进攻,只要最后的战果有分量就足够。 然而,这时的英印军已经几乎是穷途末路了,他们还哪有能力发动强攻啊? 所以,大部分的英印军将领都选择了无视丘吉尔的命令。因为他们也知道,丘吉尔当不了多久的英国首相了。 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胆量抗命的。总有一些人不敢抗命。 更重要些的是,现在的英印军也有些一盘散沙的意思。因为被打击的太厉害了,所以英印军早早的就开始化整为零,星罗棋布一样的分散在了印度中部的山林之中。 就这样,有大量英印军的中低级军官遵从了丘吉尔的命令对周围的土邦和国防军发动了进攻。 这一波进攻给国防军和土邦军队都看傻了,他们没想到英印军都这样了还敢发动进攻。 这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虽然开始的时候英印军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战果,然而没多久,当国防军和土邦军队反应过来之后,这些英印军就倒了大霉了。 甚至,这些英印军在撤退或者说逃离的时候,为了给自己带来一些安全感,很多英印军都选择了向友军靠拢。 这就让一些在山林之中藏的好好的英印军也被暴露了位置。 于是,丘吉尔确实一度拿出了一份看起来很美好的报告,好像他领导英印军在印度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