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繁荣-《1911再造中华》


    第(3/3)页

    相比之下,徐州和淮西那边就冷清一些了,毕竟才刚刚起步,论繁荣跟这边是没得比的。数万修建水利工程的工人每人拿了二两银子的工钱和三斤猪肉,二十斤米面,各自回家过年了————当然,这个家不可能是他们老家,他们的家就在城镇周边的窝棚里,很多人是一家老小都在那的,他们带回去的年货让家人笑逐颜开。而徐州、淮西农场工人分到的东西则更多一些,每户都有五斤以上的猪肉和一只鸡,还有为数不少的米面、食用油,甚至还有糖果、瓜子等等平时看着就流口水却舍不得掏钱去买的零食。可能是早就知道他们过年要发工钱,所以跑到这边来做生意的客商格外的多,他们花钱虽然没有盐城、淮安那边的农场工人大方,却也让那些客户赚得眉开眼笑了。

    一些老秀才见状,也买了纸和笔,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顶着寒风在街边支起摊子代写书信和对联。对联是帮本地人写的,书信则自然是帮外来务工人员写的,徐州和淮西都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呢,过年回不了家,自然要寄一封信回去的。还别说,他们的生意也出人意料的好,写对朕写书信,写到胳膊酸都停不下来。以前大伙穷得当当响,过年能一顿素饺子吃就谢天谢地了,哪里敢奢望贴对联什么的?那是体面人家的特权好吧。现在口袋里居然有了些钱,而且收入稳定,自然想把这个年过得体面一些,市面上的春联供不应求,那些代写春联的老秀才的生意自然就异常红火了。

    身为徐州大将军,李思明自然用不着亲自去打扫卫生、贴对联,这些事情有仆人就行了,虽然他并不介意亲自动手,但总得给仆人一展所长的机会。在大家喜气洋洋地忙碌着的时候,他带着宋雨薇和王小曼跑出去逛街,美其名曰是私访民情,其实就是一路扫荡淮安小吃街,吃得不亦乐乎。

    而且……就算他想微服私访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整个淮安府四百多万人,还有谁不认识他?都把他的画像供在家里的好不好。所到之处,路人无不向他点头致意,当然,也仅仅是点头致意,三拜九叩是没有的,徐州大将军不喜欢这套。

    他也频频向路人点头致意。

    宋雨薇看着人流涌动的小吃街,感慨:“真是奇迹啊……三年前,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百业凋零,人都跑到苏中和苏南去了,结果仅仅过了三年,这里便车水马龙,客商云集了!”

    王小曼说:“我听我师公说过,几十年前的淮安还是漕运要冲,运河上舟楫云集,府城中商贾骈足抵肩,大街上积金如土,堆银如沙……如今的淮安虽然谈不上积金如土,堆银如沙,却也不比几十年前差到哪里去了。”

    李思明骄傲地扬起下巴,夸我,夸我,这都是我的功劳,使劲夸,我不会不好意思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