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秦构有子后的新计划-《只想当亡国之君的我昏成大帝》


    第(2/3)页

    同时安排的时候还要尽可能分散着安排出去,防止被一锅端,并且大乾支持秦构的子嗣在外面立国,那肯定也是要消耗大批国力的。

    不过那些地方可都是占下来的地,为了让他的子孙在那里安稳当人上人,还要活得不那么凄惨。

    这些天把秦构愁坏了,天天一觉醒来,枕头上的头发一抓一大把,因为不仅是把他的子嗣安排出去的事,还有一大堆的烦心事在折磨他。

    当然这其中并不包括大减粮价带来的影响,虽然那种举措给秦构带来了不少民心,哪怕是被割了肉去帮秦构养百姓的富商,也只能捏着鼻子说那是仁政,干得好,对秦构亡国有一些不利的影响。

    但承担那点不利影响的担当,秦构还是有的。

    他头疼的是其他事,一件就是出入蜀地的轨道已经修好了,交趾也被大乾那三十万禁军彻底攻占,李朝的王族被一锅端,国君也被生擒,那些交趾人也一个比一个乖。

    所以那三十万禁军不日将要回朝,交趾灭了就灭了,秦构知道那是注定的事,可让他头疼的是那三十万禁军回来的影响。

    现在那些大臣们一个个都想要大举北伐,秦构是真的不想让他们北伐,他之前就已经察觉到北伐的情况不对。

    尚承忠之前北伐的时候,离辽国大定府那是一次比一次近,最后甚至把耶律延禧撵到辽国北京去了,他都开始尝试攻城了。

    感觉要把辽国打趴下的秦构就把北伐的事给停了,现在那些大臣们又喊着要北伐。

    另一件事,就是他现在很不想办,但不得不办的事。

    在大朝会上,王安石以一己之力和几十个官员对喷,丝毫不落下风,虽然文人吵架,骂人不带脏字的功力让人赏心悦目,但一想到他们要干的事,秦构就开心不起来了。

    科举考试里加一些考实务的内容,这已经是朝堂上所有官员们的共识了,分歧就在于那答案要怎么鉴别,什么样的内容能得高分。

    王安石觉得大乾百姓的民生才是重中之重,发展各类产业是手段,而不是目标,答到这一点,并且还能提出具体措施的考生才能得高分。

    其他官员当然不愿意那么搞了,他们拿出来反驳王安石的理论依据也很有意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