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陈年旧事如老酒,细品-《德云大师弟》


    第(2/3)页

    96年的时候他才23岁,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想在京都有一个立足之地很难,尤其是相声曲艺这种传统行业。

    为了尽快融入这个圈子,他就扯大旗,说自己是白全福的徒孙。

    怎么说呢,这就很江湖。

    但是很可惜,还没等他混出名堂,谎话就被人拆穿了,津门就有人带话给他,不许用师门的名号走穴,要用名号的话先交钱。

    九十年代的曲艺演出都是穴头攒穴,穴头都是先找项目再找演员,在这种情况下老郭混的很惨,大多数情况都是实在找不到人了才叫上他。

    在他最惨的时候,他认识了张烟龄。

    当时穷的连饭都吃不起了,就那还倔的跟头驴似的。张烟龄给他钱都不要,非要在张烟龄的茶馆里说一段儿单口,获得台下叫好,这才肯接受张烟龄给的钱。

    也正是因为这样,张烟龄发自内心的开始欣赏这个弟弟了。

    就这样,郭德刚就一直在张烟龄的各个茶馆儿里说相声挣钱。

    这个钱不仅挣的他自己舒服,张烟龄心里也乐呵。

    后来,郭德刚认识了王慧,是他生命里的第二个贵人。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再后来遇见于慊,通过于谦引荐了石富宽,再通过石富宽认识了他生命里第三个,也是最贵的那个贵人,侯老先生。

    侯老先生真正是个惜才的圣人,相声这门艺术,说到底靠的还是功力说话,他老人家倒是没教郭德刚多少功底,因为教不了....

    那时候的郭德刚早已经登堂入室,比起同样二十多岁此时的张九德技更高一筹。

    根本不需要再打磨功力,所以侯老先生就尽可能多的教传统段子给老郭。

    而侯老先生收老郭的意思就是:

    出去可以说是我的弟子,谁不服,让他来找我。

    打那儿开始,蛤蟆池塘才算安静下来。

    也就是那开始,德云社才慢慢有了起色。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张烟龄也逐渐老态,郭德刚更是一代大师。

    所以,郭德刚这背后到底吃了多少苦才走到如今这一步,其中心酸难堪路,这里说不得什么,也没资格说什么。

    而就是这样的郭德刚,此刻说出这样的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