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少林劫(二合一)-《大江湖之我主沉浮》


    第(1/3)页

    大乾隆武十三年,五月初五,嵩山。

    一个面色凶狠虎背熊腰的和尚一步一步踏上了少室峰。一路之上拦截的少林弟子无一人是其一招之敌,全部被这凶狠的和尚打的躺在地下呻吟。这些和尚尽皆鼻青脸肿、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看似凄惨,但细细观察却发现这些和尚并没有受什么致命伤。可见那行凶的大和尚虽然面色凶狠但却依然有着慈悲心怀。

    “阿弥陀佛!”一声佛号传来,接着就是一个大红袈裟飞速的旋转而来,只见一个外貌英俊的和尚面带惊怒的向着这恶僧攻去,而后紧跟着一身穿白色僧衣稍稍有些胖的和尚。凶僧见此冷哼一声用如同枯木的双手直接抓住旋转而来的袈裟之后猛然向身旁一丢。接着握拳和随后而来的英俊小和尚对了一掌。

    只听轰隆一声如雷轰顶的声音在二人交手处响起,攻来的和尚被那恶僧一招震退,让从后面赶来的和尚接住。同时那和尚也是趁机点出数十道拈花指劲儿,然而打在凶僧身上却是没有任何效果。“智名师兄,你没事吧?”“智苦师弟,小心,这大和尚诡异的狠,我不是他的对手。”

    而那恶僧则是看着师兄弟二人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久闻天下武功出少林,但是少林就只有如此本事吗?”话音刚落又有数十名年轻和尚一起赶了下来。来的正是菩提院智行、智正,达摩院智见、智闻、智空、智性,讲经院智心,再加上罗汉堂智如、智来,器械堂智澄,戒律院智清、智白,以及禅武院的智钟、智苦、智悲、智寂、智难。

    这些小和尚尽是少林第三代弟子中的领头羊,也是江湖年轻一辈大门派杰出弟子的代表。

    “诸位师兄弟,摆十八罗汉伏魔阵!拿下这灵明和尚!”智心说完后众多和尚结成大阵,将这灵明和尚围在中心。

    少林众僧面对的灵明可不是什么简单人物,乃是天竺国菩提会的会长。昔年悬空寺解尘禅师效仿玄奘法师西游,这灵明和尚被解尘禅师辩经辩论的哑口无言,多年后听说解尘禅师已然陨落,这灵明和尚才重新出头打着再次论经的名头来到了中原。

    至于来少林的原因却是心中对这千年古刹中的武学典籍起了贪念。

    此时这灵明和尚年龄已经接近一百,一身功力也是抵达了无上天人之境,此时的他可谓是意气风发,势要在中原找回当年被落掉的颜面。

    灵明冷眼看着一众少林弟子结阵,却是微笑着道:“阿弥陀佛,少林僧众却是不知道螳臂当车这个道理吗?也罢,就让老衲好好指导你们一翻吧。”说罢手横立在胸前,一阵耀眼青光闪过,灵明和尚猛然向前面劈去,首当其冲的智空和尚见此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道:“阿弥陀佛!”

    话音刚落,就见一金色大佛虚影在其身后出现,大佛面色慈祥,双手捏印,六臂在身后舒展,眼见劲气临身,大佛将双手拢在玄正身前。轰隆一声巨响,劲力消散,而玄正却毫发无伤。

    这六臂佛陀正是少林至高秘传《易筋经》修炼到小成之后的标志,这智空如此年纪就有如此深厚的修为,现任少林三代弟子第一人果然不是随便说说的,光看这尊大佛,就算是现在少林年轻一代的门面代表智心都有所不如,少林果然不愧有南北佛之称的天下名门。

    “阿弥陀佛,大日如来!”

    一声佛号宣下,智空一直眯着的眼睛猛然一睁,之后身后佛陀六只手臂如狂风暴雨一般狠狠向着灵明和尚拍去,佛陀出手拍在灵明身上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恐怖的力道几乎都让这少室山晃了几晃。若是寻常同境界之人在此时挨上一掌恐怕已经重伤,然而在灵明和尚这位无上面前面前,如此攻击还是有些不够看。

    青绿色的罡气汇聚在周身,任凭大佛如何攻击都不见有一丝的震动,紧接着灵明的的手一阵蠕动化作青木猛然插在地上,顿时无数枯藤干枝在土地中交缠涌出,化作木龙攻向眼前的敌人,智空这招大日如来也被顺势破掉,连带着十八罗汉伏魔阵一起,在这一瞬间灵明和尚咧嘴一笑直接一脚踏地向着山上飞速移去。

    “不好,这恶僧要上山!”

    “快追,不能让他入寺,否则少林将颜面无存!”说罢倒下的众僧不顾伤势和差距一起向山峰赶去。而提前拦截在半路的了如、了结等一众了字辈高僧也没有拦下这老僧,让他借着蛮劲儿登上了山。

    就在这时,一声“阿弥陀佛”传来,紧接着一个金色的手掌直接向着灵明和尚轰去。这一掌已经将灵明气机狠狠锁定,让其避无可避,只能硬撼此招,不过这恶僧本就没有想着躲避。轰隆一声响,恶僧被这一掌拍的翻了个跟头就落在了原地。

    微微眯起眼,只见一个身影以极快的速度向着山下移来,在细细观看,此人却是已经飘至身前。这和尚头上戴着一顶禅帽,看着在六七十左右,须眉尽白,长得慈眉善目。内穿一件黄色僧衣,外披八宝袈裟,脖子上戴着一串琥珀佛珠,手上则是持着一翡翠念珠,扮相华丽却无丝毫世俗之气。

    这和尚,就是现今少林寺住持大师了因方丈。

    “阿弥陀佛,不知大德此番闯我少林山门,可是曾经与我少林结怨否?”

    灵明和尚听此微垂双眼道:“阿弥陀佛,六十年前,解尘大和尚曾经与老僧在天竺辩论,可惜那日老僧佛法不精、随后与其定下六十年之约。不想六十年过,故人已去,令人唏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