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它没有名字,就叫书院,但即便如此,这个地方对于天下人来说,也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 天下每一个读书人,乃至修行者,都希望能入书院学习,并以此为无上的荣耀。 只不过前者只要入了书院便足以光耀门楣,但后者却希望能入书院二层楼,成为夫子的弟子,由他亲自教导修行之法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 大秦的百姓更是如此,对于秦人来说,如果说大秦皇室是他们的主人,那书院和夫子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世人皆知,秦人行事蛮横无理,并且个个无比骄傲,无论面对哪个国家的人,他们似乎都能有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这种优越感来自于大秦强悍的国力,来自于全民皆兵的底气,但更多的却来自于大秦的那座书院,来自于书院的主人,那位号称天下第一人的夫子。 夫子,这是一个来历成谜的人,世上无人知道他的名讳,或者说,知道的人要么被杀死了,要么老死了。 总而言之,夫子的辈分很高,活的时间很长,所以他的实力也很强,强到足以支撑起整个大秦。 大秦昭襄皇帝嬴稷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世的时候,灭六国,征异族,大秦的兵锋所向无敌,可以说是战无不胜。 那时候的天下诸国都要仰大秦的鼻息,每年向秦国进贡,方才能生存下来。 也就是在那段大秦朝无敌的岁月,夫子入秦,与秦皇嬴稷结为了好友,并在大秦创立了书院。 可惜好景不长,嬴稷意外病逝,大秦陷入诸子夺嫡的局面,国力骤降。 天下各国瞅准机会,组成近百万联军,讨伐秦国,一时间攻略了大秦无数城池,整个大秦皆是人心惶惶,整个咸阳城笼罩这一种好像将要被灭国前才有的氛围。 这时候,夫子挺身而出,亲自往各国皇宫走了一趟,并以绝强的实力击溃了百万联军,保住了整个大秦朝。 从此之后,世人才明白真正到了巅峰的修行者究竟有何等的实力,移山倒海,飞天遁地,以一人之力击溃百万大军,这样的人是存在的。 夫子就是在那个时候,名扬天下,并成为了大秦百姓心中神明一般的存在。 后来夫子周游列国,将他的学说尽数传扬了出去,获得了天下人的称赞与尊敬。 严格来说,夫子的学说属于儒门的一种,因此世间所有读圣贤书,修儒门法的人,都将其视为圣人一般的存在。 不过可惜,夫子对于那些世人眼中的儒门士子常常是不屑一顾,所以他对儒家人心中的圣地—小圣贤庄一向很不喜欢。 嬴不凡自幼便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禀赋,过目不忘,什么东西基本一学就会。 而且他有前世记忆,知道这座书院是什么样的存在。 夫子和这座书院里的人,包括在其他国家的一些人并非是前世金古黄梁武侠小说中的人物,而是出自一个人气较高的新时代作家之手。 尽管现实与书里的内容有不少偏差,但大部分的东西却都是一样的,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凭借卓越的天资,还有那大秦皇室的身份,他成功考入了书院,并进入了修行者梦寐以求的地方—书院的二层楼。 这件事天下知道的人不多,因为但凡能进入书院二层楼的,都成为了夫子的弟子,而嬴不凡却不是夫子的弟子。 不是夫子不想收他做弟子,而是夫子认为即便是他,在修行这条路上也已经教不了嬴不凡了。 因为在年幼的时候,嬴不凡便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他遍观了三教百家的典籍,总结出了一条他自己的修行之法,一条只适合他一个人的修行之法。 所以,夫子便代师收徒,让嬴不凡做了他另一个师弟,尽管世上已经没有人知道夫子的老师是谁了。 为人处世的道理,纵横江湖的准则,人生在世所需要知道的点点滴滴,夫子都曾对他这个天资无双的师弟说过,教导过。 所以嬴不凡很尊敬夫子,也很喜欢书院,但了解的越深,他越是心存忌惮。 因为书院和大秦皇室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和分歧。 夫子提倡有教无类,哪怕是路边的乞丐,只要能教,那也要教,书院的规矩也是这样,所以他们代表的是天下百姓的利益。 而嬴不凡出生于大秦皇室,代表的是特权阶级的利益,虽说目前看不出什么,但两者之间总有一天要分个高下。 这无关对错,只是立场不同。 统治者自然希望自己治下的子民人人如龙,国家兴旺发达,百姓安居乐业。 但龙也是分强弱大小的,皇室必须是那条最强大的龙,才能压得住天下人。 而书院和夫子却给了那些百姓超越皇室的机会。 哪怕成功的可能只是一丝,身为帝皇,也绝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更何况是嬴政这种皇帝,唯我独尊到了极点,更加不容许有超过自己控制的人或事存在。 “王爷,书院到了” 在嬴不凡满腹心思,不断思考着未来的时候,他来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