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比起你,孤更相信陆羽!-《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2/3)页

    噢…

    曹操轻点了下头,婆娑着这几张画卷,眼眸中一抹冷意传出。“继续查,这个徐庶这几日都与谁见面过?他如今人在何处?我都要知道!”

    “明白。”夏侯惇郑重其事的答应一声。

    却就在这时。

    夏侯廉匆匆而来,他是夏侯惇的亲弟,也算是曹操信得过的人,可他不敢进入曹操的寝居就等在门外。

    “曹司空,大哥,方才…找到这徐庶了!”

    一听到“找到徐庶”这四个字!

    “进来!”

    曹操当即吩咐一声…

    夏侯廉这才进入了曹操的寝居。

    曹操却是急不可耐的问道:“徐庶人在哪?没有擒过来么?”

    “没…没有,因为他…他在司徒府!”回答这一句话时,夏侯廉有些紧张,毕竟徐庶身处司徒府,这事儿太敏感了。“今日,这徐庶匆匆从城外回来,先是回了趟颍河之畔的徐家村,继而…继而就去尚书台拜访荀令君,然后…然后两人一道去了司徒府!”

    司徒府?

    曹操一下子回过神儿来,他想起来了,方才与羽儿交谈,荀令君传讯说是…他带来一人,可破如今之局!

    这人…这人竟是布下此局的徐庶?徐元直?

    这…

    曹操的眼眸一下子凝起。

    他有些不解了?既徐庶布下此局?那他缘何…要回来去拜访荀令君,拜访陆羽?总不至于是要亲自解他布下的这个局吧?

    看他的这架势,夏侯惇生怕大哥怀疑到陆羽的身上,赶忙说道。“大哥,我二弟他…他绝不会…”

    他本想说,他绝不会与这徐庶合谋。

    可话还没脱口,曹操直接一摆手。“我知道,比起你,我更相信陆羽!”

    心念于此,曹操当即吩咐。

    “仲康何在?”

    “末将在!”许褚也步入其中。

    曹操吩咐道。“你与元让一道去查明,我要知道,这徐庶经历了什么?他从哪回来的?他回徐家村都见了何人?为何从徐家村出来后,就去了尚书台,就去了司徒府?”

    “喏!”许褚答应一声,就准备去查。

    “回来…”曹操却再度招呼一声。“要秘密的查,不要让陆司徒知道!”

    “明白。”许褚深知关系重大,他与夏侯惇彼此互视一眼,快步离去。

    唯独留下曹操,此刻的他眼眸凝起,他越来越想不通,这中间发生的事儿了。

    越想,脑袋越是疼了起来。

    起初是微疼,可想的越多,越是疼痛的厉害。

    这是他从小就有的头疾!

    而曹操应对的方法,也极是干脆…

    ——“凉水,取凉水来!”

    …

    …

    徐州,广陵城下!

    乍一听,孙策北上进攻广陵城是个急报,可对于陈登而言,江东军北上袭击广陵城,就像是吃饭、睡觉一般,习惯了。

    自打孙策庐江大败以后,孙策便让他的弟弟孙权全力以赴的北上进攻广陵城。

    似乎,庐江的耻辱,早就想要从这边血洗。

    为此,孙策特地出动了十倍于守军的兵力,就是为了给二弟保驾护航。

    在广陵城头,总是遥望可见,孙家那铺满江面的旌旗与铠甲!

    声势浩大…

    如今的局势更是一触即发!

    呼…

    此刻的陈登正站在广陵城的城头之上。

    他知道,如今眼前的…这不过是江东军的小试牛刀,是孙权的队伍,孙策的大军还没来呢!

    若是等到他们兄弟合兵一处,这广陵城就是城池再坚固怕也扛不下来。

    最可怕的是,陈登手下一干文武已经心生怯意。

    毕竟隔壁的下邳城已经被刘备攻陷,这边江东兵再度北上,广陵城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援军尽失,如何能抵挡得住敌人的进攻呢?

    “陈太守,要不…撤退吧,往北退往东海郡,那边紧邻兖州、豫州…我军的驰援才能到!否则,水陆迎敌,压力太大了!”

    “不行!”陈登的语气格外的坚决,他无比笃定的说道:“我陈登绝不会当逃兵!”

    说到不当逃兵时…

    陈登想到的是昔日里,他与父亲献城投降,帮曹司空赚得下邳、广陵二城。

    自然…他们陈氏父子是大功一件!

    不少人提议曹司空给予其高官,让其在朝廷中效力;

    却也有些人,认为他们陈氏父子首鼠两端,朝秦暮楚,不值得信任,万不能给予高官厚禄,更不能给予兵权。

    偏偏这个时候…

    是龙骁营统领陆羽站了出来,提议非但要给予陈氏父子高官厚禄,更要委以重任,将整个徐州的政权、兵权悉数托付给陈氏父子。

    也正是因为陆羽的这般坚决,曹操才会力排众议,让陈硅、陈登这对父子成为了徐州牧、下邳太守、广陵太守,掌握一州兵权。

    陆羽对陈氏父子,无异于举荐、提携之恩。

    要知道…

    大汉是有一个特殊的政治生态的,那就是著名的“二元君主制!”

    所谓“二元君主制”,就是对于汉朝的士人、官吏而言,他们其实普遍有两个如君主一般的效忠对象。

    一个自然是大汉朝的皇帝,这个无需多做解释。

    可另外一个,便是举荐自己的人!

    汉代用人是察举制度,那么…谁来举荐你做官,那他自然就是你天大的恩人。

    甚至举荐者对于被举荐者来说,是一种类似于君主、父母、师长这类权威的象征!

    故而…

    陈登对陆羽是几近感激的,他能成为家乡的郡守、州牧,能在曹营被委以重任,诚然有他自己的努力,更多的却是陆羽的举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