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沈清实在没想到,翁研新的第一本书印出来,销量就这么好。 她随手翻到《三生缘》的结尾,发现这是个开放式结局,又问道:“你们谁有空去问问,翁研新打不打算写第二部。” 话音刚落,米雪堂就笑眯眯地说道:“沈先生,人翁研新早就开始写了,说是不出一个月,就能把第二部写出来。” 高产,多销,还保质保量,这样好的写手哪里找去? 这年头,青州的书肆可不止南北书肆一家。 接连两本话本都大卖的翁研新,肯定会有其他书铺来挖人,为了留住自家刚捧红的作者,并且吸引别的作者给南北书肆投稿子。 沈清大手一挥,就阔绰地给翁研新批了奖金。 这对于沈清来说或许不多,但在别人眼里一笔不菲的收入了,米雪堂都吃惊地倒吸了口气。 “沈先生,我现在转去写话本还来得及吗?” 写话本看似简单,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天赋,短期内可不一定入得了门。 沈清也不打击米雪堂的积极性,笑眯眯地说道:“你要是能写出好的,我照样给奖金。” 米雪堂也就是说说,他又不是没有自知之明。 他研究研究东西还行,那些腻腻歪歪的故事,他看看还可以,让他自己写,打死他都写不出来。 人各有长,他就没写话本的天赋。他要真有这方面的天赋干嘛不去考进士科,反倒选了明算科? 明算科书房里其余几人也是一样的想法,对翁研新表示了羡慕嫉妒后,都对自己的长处在哪儿有很清楚的认知。 想要奖金他们也有自己的门路,用不着学人家翁研新。 “走走走,也别羡慕人家了。趁着没课还是赶紧回天机阁去,赶紧把镀铝的玻璃镜做出来。”米雪堂吆喝道。 齐成磊也点头,“我也去看看炉子里的东西烧得怎么样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