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报刊的未来-《重返1997》
第(2/3)页
要是能有陈强东这气魄,他现在也不至于愁成这个样子。
作为青年报刊的老总,他这几年算是焦头烂额都不为过。
今年报刊的销量持续下滑,他可是急得脑袋都要秃了,幸好横空出世了个登徒浪子,不然的话他现在都还在愁着青年报刊什么时候会倒闭呢?
“陈总说的对,陈总是个性情中人。”
杨勇叹了口气:“那陈总可以向您请教一下怎么运营一家公司吗?
我这青年报刊全靠你带销量了,但是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
“上次的征文倒是活了一批粉,但是热度已经过去了,总不好年年办征稿,哪有这么多稿费啊?”
烟草也感叹道:“是啊,上次征稿虽然效果不错,但是那一阵热度过后,订阅量变化不明显了。”
陈强东摇摇头:“这样想你们就狭隘了。”
“征稿这种事情不能只办一次,你要坚持办下去,让人看到你们一直很注重培养作者和新人。”
“也让别人知道你们这里有个出路,那些喜欢写小说或者想在文学上作出一番成绩的的人很快就会注意到你们,并且给你们投稿。”
“长此以往,你们这里寄过来的作品会越来越多,也会越受越越来越受欢迎。”
“那些还在读书的学生或者教书的先生,反正是学文学的,都很希望有个出路能投稿,但是如果你们不长期对外征稿的话,他们怎么注意到你们?
你们的订阅量要怎么提上去呢?”
“看报刊的都是那批人,而他们又很注重投稿的地方,所以这是相辅相成的,你们只要办下去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资金不足可以削减资金,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征稿活动,其他的征稿长期对外征稿,不用设置太大的奖金”
“仅仅是出版和稿费还有签约,这些就就足够吸引一大批作者。”
“而且你们这的栏目太少了,应该要有一些创新,比如说如果是奇数期刊,那么就是这几个栏目,如果是偶数期,那么就是另外的几个栏目。”
“要时常带来一些创新,让人眼前一亮。”
杨勇还有胡杨几个都认真听着陈强东的话,并且把他说的话都记在脑子里,这都是对报刊很好的发展方向啊。
“陈总您也太厉害了,这文学上的事情你也知道的一清二楚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