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师徒两人都是狠人-《大顺小吏》
第(2/3)页
“老师,你是知道的,我一向是坚持‘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在没有帮苗山峒寨百姓们吃饱肚子之前,改土归流都是悬的。只有让山民们吃饱了肚子,才不会去想念那些没有让他们吃饱肚子的土司头人们。”
“而变新耕种,其实是红薯、苞谷、洋芋以及经济作物一起上,让苗山峒寨的百姓们在田地有限的情况下,既能吃饱肚子,又能挣到钱。”
王云一听,眼睛一亮,“还有这样的事?”
“老师,当然有这样的事。提高生产力,不仅靠科技,还要打开眼界才行。赵应星不仅擅长制作营造,对农耕也颇有研究,我专门委托他对红薯、苞谷、洋芋和经济作物的耕种进行总结,以后专门负责在苗山峒寨的推广。”
岑国璋把红薯苞谷洋芋的高产,它们的衍生品,以及经济作物的经济价值都细说了一遍。王云听着连连点头。
“当官就该如你一样,千方百计为百姓谋利。天天喊着教化,你把百姓教化成绵羊,要是吃不饱肚子,照样会闹事的。”王云说着说着,可能又勾起心中郁愤,狠狠讥讽了一番那些嘴炮强人。
他缓缓地吸了几口气,平缓了一下情绪,又说道。
“益之,设学校也是大事。而且我想在苗山峒寨的学校里,试行你以前跟我说的国民教育。”
“推行国民教育?老师,我们的想法不约而同啊。”
“哈哈,我就知道,你每一步里都埋得有玄机。益之,我想了这么久,想国民教育的好处和坏处。想通了。当初孔圣人,有教无类,薪火相传。可是上千年来,路越走越歪。知识成了少数人的玩物;教书育人成了某些人谋利的工具,完全违背了圣人初衷。”
王云看着虚处,目光深邃。
“益之,你说得很对,肃清吏治只是一方面,朝廷任命官吏牧民,他们做得是好是坏,你我说的不算,上级衙门说的不算,都察院那帮睁眼瞎也不算。这官做得好不好,必须得百姓们说了算。可是百姓们连字都不识,连封检举信都不会写,你叫他们怎么办?”
“皇上怕被谄臣蒙蔽,做官的也应该担心被下属蒙蔽。我现在有点明白你当初力推办报的用意了。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衡,否则遗祸无穷!”
“监督权力,国民教育也是方法之一。识字算数,开心智,这是国民教育的基本要求。受过这些教育的百姓,起码会写检举信了吧。”
岑国璋静静地听着,等王云说完后,他又补充道。
“老师,国民教育除了您说的这些好处外,还有一项好处。开了民智,生产力才会全面提高。赵应星等农业专家,手把手地教人种地养蚕,一次能教多少人?到处奔波,一年能教多少人?如果百姓们能识部分字,赵应星可以写本书,连字带图,浅学易懂。五百人看了,就教会五百人;五万人看了,就教会五万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