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后果很严重-《大顺小吏》


    第(2/3)页

    洋洋洒洒数百字,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然后笔锋一转把赵世宁骂了个狗血淋头。昱明公是天下大家,写出的文章肯定是一篇雄文,气势宏伟,理直气壮!

    覃北斗看完后,也知道王云为什么暴跳如雷了。

    他静心安排好了平定思播土司的大局,准备毕其功于一役,把扰乱西南数百年的这颗毒瘤一举铲除。结果赵世宁来一个背刺,还奔着军粮辎重转运这一要害去的。

    这事要是不严惩,以后阿猫阿狗都敢在背后来一刀,王云等人还怎么专心在前线打仗?

    覃北斗知道这事没有那么简单。这赵世宁一向风评不错,哪里来的胆子和邪火,敢给昱明公背心来上一刀?

    他首先想到,赵世宁是不是对着这次军资转运之法去的。

    岑国璋提出新的后勤供应之法后,覃北斗再三考虑,觉得利远大于弊,便联手王云向正弘帝密奏,请求试行。

    在豫章平叛时用了一回,发现效果极好。首先是省钱,省出了超乎意料的钱粮;二是账目非常清楚,粮食、银子用到了哪里,一目了然。

    有了对比才有了伤害,皇上看了豫章平叛后的账目,才知道以前历次用兵,黑幕层层,不知有多少钱粮进了私人的腰包,真正用在打仗上的少得可怜。

    于是皇上不顾非议重重,坚决地要求平定思播之乱继续执行新的军资转运法。但是新法断绝了多少官吏的发财之路,一堆人憋着心思想使坏。

    可是转念一想,赵世宁跟这伙人没什么来往啊。难道是别的原因?覃北斗脑子一转,从赵世宁的背景想到了广安郡王身上。

    哦,应该是广安郡王暗中指使,赵世宁这次的目的是直奔岑国璋去的。可是这种军国大事,岂能因私仇而肆意扰废?

    广安郡王,天下公认的储君。现在看来,这胸襟和气魄远远不配啊。

    皇上可不止他一个儿子,还有一位广顺郡王在啊。而且本朝从太宗皇帝开始,也没有遵循什么立嫡立长之说。

    皇上觉得哪一位皇子有人主潜质,就立谁为储君,加以培养。所以百年下来,争嫡之祸事愈演愈烈。

    前朝无争嫡之忧,延绵三百年,宗室有数万之巨,最后都被当猪杀了。本朝皇室子嗣,一个比一个精干,却是一代比一代人丁稀少,也是有原因的。

    短短时间里,覃北斗想明白了这份奏章里包含的意思,只是他一时没想通,洪中贯把这份奏章拿过来给自己看是什么意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