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天坑秘密-《古滇探秘》


    第(2/3)页

    只见那团燃烧着的火焰,顺梯而下后,滚落到拐道处才停下来。借着下面隐约的亮光,他观察了一阵,见周边无异动之后,才招呼着后面的两个人同时跟进。

    石梯约四、五米宽,像架在两壁之间的一道悬梯。庄峤一手持电筒,一手紧握匕首,小心翼翼的走在前面,沿着这条腻滑的石梯一路摸索往下。

    最先下去的是一段天然的岩石路,逐渐走到中间后,明显的出现了人工开挖的痕迹。显然当初打造这条暗道时,滇人是颇费了一番心机和精力的,也或许这条暗道是连接着下面最重要的出入口,因此在这段看似坚韧的岩壁上,才开凿出这样一条通道来。

    而且越往下,每隔一段距离,里面还依附地势凿出好多个样式不同的通风口。有了这些或圆或方或椭的通风口吹送外面的新鲜空气,才使得行进在里面的人没有丝毫的压抑感。就像此时行走在暗道中的庄峤三人,尽管阶梯陡直滑腻,走起来也不是很费力。并且,从道壁两边留下来的诸多擦痕看,很容易想像出当年走在这条石梯上的滇人场景,是何等的热闹和拥挤。

    有了前人造路,三个人一路往下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后,除了看见几只受惊的硕鼠“吱吱”乱叫着逃开外,就只有些不名的小爬行物纷纷避道,其它并没发现什么凶险的大型动物出现……只是,这条石梯虽看着还算稳固,但毕竟年代久远,暗道内湿气又重,使得台阶上苔藓蔓生,踩上去有种溜滑的感觉。

    因此,这一路上他们走得很慢,生怕一不小心,连人带包的就滚下去了。

    好在,这条阶梯虽然狭长滑腻,又走了快半个小时后,前面探路的庄峤忽地踩到一块平实的地。然后,手电筒照出去,前方几乎没有障碍物。这预示着,石梯总算走完了,已经到达底部。

    果然,走过了这段看似平整的甬道,前方隐约看见了亮光。

    再往前走,一个方方正正的石砌拱门便出现在眼前。

    走出去一看,果真已置身在天坑底部。

    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非常阔大的空间。但见里面树木成荫、藤蔓交错,原来雾气蒸腾的天坑内,不知什么时候已变得清彻透亮。

    抬眼间,就看见了天坑上方那块蓝得像块小圆饼的天空。

    只见和熙的阳光下,那一股股从坑壁岩缝间喷射而出的小溪流,翻飞着,跳跃着……不断汇成一帘帘小水瀑一泻到坑底,不知流向了哪里……

    虽说对这片地域还不太熟悉,但对这种形貌的天坑,庄峤还是有所了解的。

    据书中记载,这种具有显著喀斯特地貌特征的天坑,被称为地心“漏斗”,里面不仅暗流众多,尤其布满好多四通八达的密洞,人极易在里面走失,要在这种环境下找人,难度非常之大。并且,按教授说的时间界限算起,坠下天坑的李牧野和王多年,至此和他们已整整失联三个小时。

    看着像个大迷宫的坑底,庄峤没同意余伯泉有些心急的提议,三个人分头去找人。要知道,在这种复杂的地形中寻人,如果其中一人误入密洞,那后果不难想像,更是乱上加乱了。眼下,必须制定出一条合理的搜找路线,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好的效果。

    庄峤仔细的观察了周边的环境后,把想好的搜找方案和他们两人说了。

    他的意思是,先按顺时针方向沿底部搜寻,一路作好标记,只要有了这些参照物,他们才不至于在里面迷路。更重要的是,选择按顺时针路线出发,还有一个极其关键的地理因素,跨过面前的这条小溪流,对面就是一片茂密的小树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