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翌日,满朝文武照例在洛阳皇宫内早朝。 小刘协战战兢兢的坐在龙椅上,看着坐在下首一脸凶相的董卓,心中十分畏惧。 自从诸侯联军会盟开始,董卓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了。 动辄在朝堂上杀人,这刘协哪受得了。 今日董卓上殿之时又带了许多甲士,看来又要在朝堂之上逞威了。 董卓捧着他的大肚子站到大殿中央,高声道: “袁绍的五十万大军被咱家打的是落花流水,死伤大半! 但是还有一小撮残兵败将,可能要进犯京城,掠夺圣驾。 咱家是夜观天象,发现帝星旺于长安。 咱家提议,将大汉国都搬迁到长安去,请陛下下旨!” 听闻董卓提议迁都长安,所有的朝臣都大惊失色。 这董贼真是想一出是一出,不把大汉折腾黄了誓不罢休。 董卓夜观天象? 母猪都能上树了! 朝臣们虽然暗自腹诽,但是真正敢站出来反驳的极少。 当然了,原本是不少的,董卓杀啊杀的就慢慢变少了。 董卓提出意见,不管是多么离谱的要求,刘协都没有不准奏的。 他自己也知道,对于董卓来说他就是个工具人。 好用就多用几年,觉得不好用了随时可以弄死换一个好用的。 他的兄长刘辨就是很好的例子。 刘协颤声说道: “董相言之有理,准奏…” “且慢!” 刘协话音未落,就听到一声苍凉且坚毅的声音在朝堂中响起。 众人视之,乃司徒杨彪是也。 杨彪身着一身老旧却很干净的朝服,走到大殿中央,据理力争的对董卓说道: “关中残破不堪,岂能无故捐宗庙,弃皇陵? 况且现在天下本就纷乱,若是在这时候惊扰百姓,岂不是乱上加乱? 此事决不可行!” 董卓没想到自己刚提出迁都的建议,杨彪这老东西就出来唱反调。 董卓贼眼泛着凶光,沉声对杨彪说道: “东都洛阳气数已衰,咱家也是承天运行事。 洛阳暗,长安明! 迁都长安就是弃暗投明! 你杨彪算什么东西,也敢阻拦国家大计?!” 杨彪寸步不让,针锋相对的说道: “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 第(1/3)页